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四川省西昌等七县市方言音系比较研究

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9页
绪论第9-14页
 第一节 研究现状概述第9-11页
 第二节 本文材料的调查及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三节 本文所用符号说明第13-14页
第二章 各地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第14-28页
 第一节 西昌市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第14-16页
  一、概况第14页
  二、建制沿革第14-15页
  三、人口变迁第15页
  四、交通第15-16页
 第二节 冕宁县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第16-18页
  一、概况第16页
  二、建制沿革第16-17页
  三、人口变迁第17-18页
  四、交通第18页
 第三节 德昌县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第18-20页
  一、概况第18页
  二、建制沿革第18-19页
  三、人口变迁第19-20页
  四、交通第20页
 第四节 会理县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第20-22页
  一、概况第20-21页
  二、建制沿革第21页
  三、人口变迁第21-22页
  四、交通第22页
 第五节 盐源县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第22-24页
  一、概况第22页
  二、建制沿革第22-23页
  三、人口变迁第23页
  四、交通第23-24页
 第六节 攀枝花市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第24-26页
  一、概况第24页
  二、建制沿革第24-25页
  三、人口变迁第25页
  四、交通第25-26页
 第七节 米易县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沿革第26-28页
  一、概况第26页
  二、建制沿革第26页
  三、人口变迁第26-27页
  四、交通第27-28页
第三章 各地的语音系统第28-57页
 第一节 西昌市的声韵调系统第28-32页
  一、西昌话的声母系统第28-29页
  二、西昌话的韵母系统第29-31页
  三、西昌话的声调系统第31-32页
  四、西昌话声韵配合表第32页
 第二节 冕宁县的声韵调系统第32-36页
  一、冕宁话的声母系统第32-33页
  二、冕宁话的韵母系统第33-35页
  三、冕宁话的声调系统第35页
  四、冕宁话声韵配合表第35-36页
 第三节 德昌县的声韵调系统第36-40页
  一、德昌话的声母系统第36-37页
  二、德昌话的韵母系统第37-39页
  三、德昌话的声调系统第39页
  四、德昌话声韵配合表第39-40页
 第四节 会理县的声韵调系统第40-44页
  一、会理话的声母系统第40-41页
  二、会理话的韵母系统第41-43页
  三、会理话的声调系统第43页
  四、会理话声韵配合表第43-44页
 第五节 盐源县的声韵调系统第44-48页
  一、盐源话的声母系统第44-45页
  二、盐源话的韵母系统第45-47页
  三、盐源话的声调系统第47页
  四、盐源话声韵配合表第47-48页
 第六节 攀枝花市的声韵调系统第48-52页
  一、攀枝花话的声母系统第48-49页
  二、攀枝花话的韵母系统第49-51页
  三、攀枝花话的声调系统第51-52页
  四、攀枝花话声韵配合表第52页
 第七节 米易县的声韵调系统第52-57页
  一、米易话的声母系统第52-53页
  二、米易话的韵母系统第53-55页
  三、米易话的声调系统第55页
  四、米易话声韵配合表第55-57页
第四章 西昌等7 市县方言地区方言的语音特征第57-89页
 第一节 声母语音特征第57-67页
  一、声母发音部位第57-60页
  二、声母发音方法第60-65页
  三、现代声韵条件第65-67页
 第二节 韵母的语音特征第67-87页
  一、韵母的开合第68-70页
  二、韵尾第70-71页
  三、韵母第71-87页
 第三节 声调的语音特征第87-89页
第五章 西昌等7 市县方言语音的分区特征第89-102页
结语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7页
附录一:区域地图第107-114页
 攀枝花市、米易县地图第107-108页
 凉山州地图第108-109页
 西昌市地图第109-110页
 冕宁县地图第110-111页
 会理县地图第111-112页
 德昌县地图第112-113页
 盐源县地图第113-114页
后记第114-116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遂平妖传》“在”字研究
下一篇:清代至民国年间巴蜀方志动物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