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9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9-19页 |
(一) 国外对工读学校教育研究的概况 | 第9-10页 |
(二) 国内对于工读学校教育的研究概况 | 第10-13页 |
(三) 关于生活事件的研究 | 第13-16页 |
(四) 关于应付方式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五) 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 第17-1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9-21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19-20页 |
(二)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1-23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三) 数据整理和分析 | 第23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23-32页 |
(一) 工读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他校学生比较 | 第23-24页 |
(二) 工读生生活事件得分情况与他校学生比较 | 第24-25页 |
(三) 工读生应对方式得分情况及与他校学生比较 | 第25-26页 |
(四) 工读生父母教养方式得分情况与他校学生比较 | 第26-28页 |
(五) 工读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父母教养方式的Pearson相关 | 第28-29页 |
(六) 工读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父母教养方式对工读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回归分析 | 第29-31页 |
(七) 工读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路径分析 | 第31-32页 |
五、分析和讨论 | 第32-36页 |
六、结论和建议 | 第36-37页 |
七、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总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