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一、 挑战:课程设计改革背景分析 | 第10-14页 |
(一) 知识经济与科技信息·西部大开发 | 第10页 |
(二) 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改革 | 第10-11页 |
(三)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 第11-12页 |
(四) 课程设计现存问题的严峻性 | 第12-13页 |
(五) 广西城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队伍现存问题 | 第13-14页 |
二、 反思:课程设计历史与现状研究 | 第14-29页 |
(一) 课程设计的历史回顾 | 第14-15页 |
(二) 课程设计的现状考察 | 第15-27页 |
1、 课程设计现有的优势 | 第17-19页 |
(1) 改革的自觉性强 | 第17页 |
(2) 注重教师的主体性 | 第17-18页 |
(3) 注重教师的参与性 | 第18-19页 |
(4) 课程内容选择价值取向多元化 | 第19页 |
2、 课程设计现存的问题 | 第19-25页 |
(1) 课程设计改革众望所归 | 第19-20页 |
(2) 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单一 | 第20-21页 |
(3)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制定不尽合理,且两者缺乏相关性 | 第21-22页 |
(4) 课程目标取向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 | 第22-23页 |
(5) 课程内容过于强调竞技运动技术 | 第23-24页 |
(6) 课程设计方法缺乏科学性 | 第24-25页 |
3、 课程设计现存问题成因分析 | 第25-27页 |
(1) 外因 | 第25-26页 |
(2) 内因 | 第26-27页 |
(三) 国内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与启示 | 第27-29页 |
1、 国外特点 | 第27-28页 |
2、 国内特点 | 第28-29页 |
3、 启示 | 第29页 |
三、 对策:课程设计改革之路 | 第29-37页 |
(一) 树立正确的课程设计理念 | 第30-31页 |
1、 课程设计观的人本化 | 第30页 |
2、 课程设计的一体化 | 第30-31页 |
3、 课程设计的整合化 | 第31页 |
(二) 构建合理的课程设计理论体系 | 第31页 |
(三) 构建科学的课程目标体系 | 第31-33页 |
1、 培养骨干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及自主科研能力 | 第32页 |
2、 培养骨干教师的专业精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 第32页 |
3、 强调骨干教师掌握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第32-33页 |
4、 培养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反思能力 | 第33页 |
(四) 调整课程结构和革新课程内容 | 第33-34页 |
1、 骨干教师发展与文化知识的整合,注重课程内容的人本性 | 第33-34页 |
2、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整合,强调课程结构的选择性 | 第34页 |
3、 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倡导课程结构的综合性 | 第34页 |
4、 精选先进性、针对性与实效性的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 | 第34页 |
(五) 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课程设计 | 第34-36页 |
1、 课程目标的确定 | 第34-35页 |
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第35-36页 |
(六) 加强对课程设计资源的投资 | 第36-37页 |
四、 展望:课程设计未来走向 | 第37-40页 |
(一) 课程理念统整化 | 第37页 |
(二) 课程设计现代化 | 第37-38页 |
1、 科学性 | 第38页 |
2、 趣味性 | 第38页 |
3、 实效性 | 第38页 |
(三) 课程目标全面化 | 第38-39页 |
1、 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综合性 | 第38-39页 |
2、 课程目标内容的整体化,凸显健康性 | 第39页 |
(四) 课程内容实用化 | 第39-40页 |
1、 体育与健康的生活知识和新信息技术进入课程 | 第40页 |
2、 着眼于实践环节,课程内容更有针对性 | 第40页 |
3、 课程内容体现地域特点 | 第40页 |
4、 竞技运动教材化 | 第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附录 | 第48-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