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变革与教师应对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1页 |
(一) 问题的产生 | 第7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计划、价值分析 | 第9-11页 |
一、高中历史教材的变化 | 第11-16页 |
(一) 全球史观指导下的中外历史合编 | 第11-12页 |
1.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 | 第11-12页 |
2.全球史观对于历史教材的影响 | 第12页 |
(二) 专题式体例的应用 | 第12-16页 |
1.专题式体例的优势 | 第12-14页 |
2. 专题式体例的应用 | 第14-16页 |
二、如何适应历史教材的变化 | 第16-27页 |
(一) 全球史观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 第16-19页 |
1. 以“两根主轴”为标准进行历史评价 | 第16页 |
2. 整体史观指导下的历史分期 | 第16-17页 |
3. 人类交往对世界历史整体形成的推动 | 第17-19页 |
(二) 把握教材脉络,进行合理整合 | 第19-23页 |
1. 突出政治史模块的政治文明理念 | 第19-21页 |
2. 用横纵联系的方法完善经济史教学 | 第21-22页 |
3. 把握文化史发展规律 | 第22-23页 |
(三) 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 第23-27页 |
1. 文史相通——知识迁移,相互渗透 | 第24-25页 |
2. 史地结合——时空交错,有机联系 | 第25-27页 |
三、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与应对 | 第27-32页 |
(一) 历史教师应当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 | 第27-28页 |
(二) 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三) 如何在专题式体例中体现整体性与时序性 | 第30-32页 |
四、结论与反思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