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国外公路纵坡设计研究进展 | 第13页 |
·国内公路纵坡设计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外基于驾驶员心理与生理反应的道路线形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国内基于驾驶员心理与生理反应的道路线形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驾驶员纵坡行车紧张性分析 | 第19-25页 |
·驾驶员心理紧张的生理学基础 | 第19页 |
·驾驶员在纵坡行驶时心理紧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坡度和坡长 | 第19页 |
·行驶速度 | 第19-20页 |
·汽车的载重情况 | 第20页 |
·驾驶员自身条件 | 第20-21页 |
·路面宽度 | 第21页 |
·平曲线半径 | 第21页 |
·驾驶员心理与生理反应测试常用指标 | 第21-23页 |
·心率及其生理学意义 | 第23-24页 |
·心率 | 第23-24页 |
·心率的生理学意义 | 第24页 |
·驾驶员行车紧张性与心率变化的关系 | 第24-25页 |
3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 第25-31页 |
·实验设计 | 第25-26页 |
·实验路段概况 | 第25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5-26页 |
·实验驾驶员 | 第26页 |
·实验车辆 | 第26页 |
·实验时间及气候条件 | 第26页 |
·实验步骤 | 第26-29页 |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29页 |
·实验中其它注意事项 | 第29页 |
·误差分析 | 第29-31页 |
·误差来源 | 第29页 |
·误差处理 | 第29-31页 |
4 林区公路纵坡驾驶员心率模型的建立 | 第31-49页 |
·驾驶员心理与生理反应研究指标的确定 | 第31-33页 |
·心率增长率 | 第31页 |
·不同情况下驾驶员的心率增长率 | 第31-33页 |
·偏相关分析 | 第33-43页 |
·空载直线上坡路段心率增长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 第35-37页 |
·空载直线下坡路段心率增长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 第37-39页 |
·重载直线上坡路段心率增长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 第39-41页 |
·重载直线下坡路段心率增长率与其影响因素的偏相关分析 | 第41-43页 |
·心率模型的建立 | 第43-49页 |
·空载直线上坡路段心率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空载直线下坡路段心率模型的建立 | 第45-46页 |
·重载直线上坡路段心率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重载直线下坡路段心率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5 心率模型的验证 | 第49-54页 |
·空载直线上坡心率模型的验证 | 第49-50页 |
·空载直线下坡心率模型的验证 | 第50-51页 |
·重载直线上坡心率模型的验证 | 第51-52页 |
·重载直线下坡心率模型的验证 | 第52-54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