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人造奶油简介 | 第11-13页 |
·人造奶油发展 | 第11-12页 |
·人造奶油的理化性质 | 第12页 |
·人造奶油现状与问题 | 第12-13页 |
·结构脂简介 | 第13-21页 |
·结构脂发展简述 | 第13-14页 |
·化学法制备结构脂 | 第14-15页 |
·酶法制备结构脂 | 第15-17页 |
·化学法和酶法制备结构脂的比较 | 第17-18页 |
·结构脂代谢与营养 | 第18-19页 |
·结构脂应用 | 第19-21页 |
·新型MLCT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MLCT性质 | 第21页 |
·MLCT合成方法 | 第21-22页 |
·新型MLCT的应用 | 第22-24页 |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24-2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化学法酯交换制备MLCT | 第25-36页 |
·引言 | 第25页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5-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设备 | 第25-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化学酯交换方法 | 第26页 |
·SFC测定方法 | 第26页 |
·脂肪酸组成(FAC)测定方法 | 第26页 |
·甘三酯(TAG)分析方法 | 第26页 |
·DSC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酯交换油料配比设计 | 第27页 |
·根据SFC测定结果选择目标配比 | 第27-28页 |
·脂肪酸和甘三酯组成及热性分析 | 第28-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3 酯交换产品应用测试 | 第36-41页 |
·引言 | 第36页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实验设备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8页 |
·MLCT放大制备 | 第36-37页 |
·sn-2脂肪酸组成测定方法 | 第37页 |
·熔点测定方法 | 第37页 |
·酸值(FFA)测定方法 | 第37页 |
·色泽测定方法 | 第37页 |
·SFC测定方法 | 第37页 |
·应用测试 | 第37-38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38-40页 |
·sn-2位脂肪酸组成 | 第38页 |
·SFC变化 | 第38页 |
·其它参数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应用测试结果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4 Lipozyme TL IM催化制备MLCT | 第41-56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实验设备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Lipozyme TL IM预处理 | 第41-42页 |
·酶促酯交换方法 | 第42页 |
·SFC测定方法 | 第42页 |
·酸值(FFA)测定方法 | 第42页 |
·皂化值(Soap)测定方法 | 第42页 |
·酰基迁移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Lipozyme TL IM预处理 | 第43页 |
·温度对酶促酯交换的影响 | 第43-45页 |
·加酶量对酶促酯交换的影响 | 第45-46页 |
·时间对酶促酯交换影响 | 第46-47页 |
·FFA对SFC的影响 | 第47-48页 |
·酰基迁移分析 | 第48-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5 响应面法优化Lipozyme TL IM酶促酯交换工艺 | 第56-72页 |
·实验材料和设备 | 第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实验设备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7页 |
·响应面设计方法 | 第56-57页 |
·TAG测定方法 | 第57页 |
·SFC测定方法 | 第57页 |
·方差分析(ANOVA)方法 | 第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70页 |
·响应面法优化酶促酯交换反应 | 第57-58页 |
·响应面模型方差分析 | 第58-61页 |
·参数之间关系及影响 | 第61-66页 |
·化学酯交换和酶促酯交换产品差异性分析 | 第66-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