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牡丹江流域史专题》历史校本课程为例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绪论第7-13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3-15页
    第一节 校本课程第13页
    第二节 校本课程开发和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第13-15页
第二章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第15-19页
    第一节 相关理论依据第15-16页
        一、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第15页
        二、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第15-16页
    第二节 必要性分析第16-19页
        一、落实教育改革的要求第16页
        二、增进学生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了解第16-18页
        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第18-19页
第三章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以《牡丹江流域史专题》为例第19-33页
    第一节 校本课程开发程序制定第19-21页
    第二节 学校情境分析第21-24页
        一、学校内部情境分析第21-22页
        二、学校外部情境分析第22-24页
    第三节 目标的制定第24-25页
        一、教师发展目标第24页
        二、学生课程目标第24-25页
    第四节 方案的制定第25-28页
        一、实施对象第25页
        二、开发活动方式第25-26页
        三、课程内容选择第26-27页
        四、课程的呈现形式第27-28页
    第五节 课程的实施第28-30页
        一、实施原则第28页
        二、教学方法第28页
        三、教学实施案例第28-30页
    第六节 课程的评价第30-33页
        一、关于教师的评价第31页
        二、关于学生的评价第31-33页
第四章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第33-36页
    第一节 对学生的意义第33-34页
        一、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33页
        二、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33页
        三、培养了学生的乡情和爱国主义思想第33-34页
    第二节 对教师的意义第34页
        一、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第34页
        二、提高了教师的知识素养第34页
    第三节 对学校的意义第34-36页
        一、彰显办学特色,促进学校发展第34-35页
        二、为其他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借鉴第35-36页
结语第36-38页
注释第38-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附录第47-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导学案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效果调查
下一篇:整体性思维模式下的文言文阅读路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