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14-15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2.1 组织氛围的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2.1.1 组织氛围的内涵 | 第15-16页 |
2.1.2 组织氛围的维度 | 第16-17页 |
2.1.3 组织氛围的测量 | 第17页 |
2.1.4 组织氛围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2.2 敬业度的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2.2.1 敬业度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2 敬业度的维度 | 第19页 |
2.2.3 敬业度的测量 | 第19-20页 |
2.2.4 敬业度研究述评 | 第20页 |
2.3 安全绩效的相关研究 | 第20-23页 |
2.3.1 安全绩效的内涵 | 第20-21页 |
2.3.2 安全绩效的维度 | 第21-22页 |
2.3.3 安全绩效的测量 | 第22页 |
2.3.4 安全绩效研究述评 | 第22-23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23-30页 |
3.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3.1.1 场论与团体动力学 | 第23页 |
3.1.2 人际关系学说 | 第23页 |
3.1.3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3-24页 |
3.1.4 现代系统安全理论 | 第24页 |
3.2 航海人员的内涵及工作特征 | 第24-26页 |
3.2.1 航海人员的内涵 | 第24页 |
3.2.2 航海人员工作的特征 | 第24-26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6-28页 |
3.3.1 航海人员组织氛围与敬业度的关系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3.3.2 航海人员组织氛围与安全绩效的关系研究假设 | 第27页 |
3.3.3 航海人员敬业度与安全绩效的关系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3.3.4 敬业度在航海人员组织氛围和安全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28页 |
3.4 研究概念模型 | 第28-30页 |
第4章 调查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 | 第30-43页 |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30-31页 |
4.1.1 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4.1.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1页 |
4.2 样本统计分析 | 第31-33页 |
4.3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3-43页 |
4.3.1 信度分析 | 第33-34页 |
4.3.2 效度分析 | 第34-43页 |
第5章 数据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43-66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3-44页 |
5.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检验 | 第44-52页 |
5.2.1 不同年龄差异对各研究变量的影响检验 | 第44-47页 |
5.2.2 不同教育水平对各研究变量的影响检验 | 第47-49页 |
5.2.3 不同工作年限对各研究变量的影响检验 | 第49-52页 |
5.3 相关分析 | 第52-55页 |
5.3.1 组织氛围与敬业度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52-53页 |
5.3.2 组织氛围与安全绩效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53-54页 |
5.3.3 敬业度与安全绩效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54-55页 |
5.4 回归分析 | 第55-60页 |
5.4.1 组织氛围与敬业度的回归分析 | 第56-57页 |
5.4.2 组织氛围与安全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57-58页 |
5.4.3 敬业度与安全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58-60页 |
5.5 结构方程的构建与检验 | 第60-63页 |
5.5.1 路径关系检测 | 第61页 |
5.5.2 中介效应模型的验证 | 第61-63页 |
5.6 假设检验结果 | 第63-64页 |
5.7 管理对策与建议 | 第64-66页 |
5.7.1 提高航海人员的组织氛围,进而提升安全绩效 | 第64-65页 |
5.7.2 提升海员的敬业度 | 第65页 |
5.7.3 科学组建航海人员团队 | 第65-66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66-68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