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引言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围岩力学参数反演及损失位移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隧道塌方预警技术研究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2章 损失位移反演原理 | 第16-23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损失位移反演的主体思路 | 第16-18页 |
2.3 FLAC3D在岩体开挖中的运用 | 第18-19页 |
2.4 粒子群优化理论与GPR回归分析方法 | 第19-21页 |
2.4.1 粒子群算法 | 第19页 |
2.4.2 高斯过程及回归分析 | 第19-21页 |
2.5 FLAC3D-粒子群-高斯过程回归优化反分析过程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大狮子山隧道位移监测方法 | 第23-30页 |
3.1 大狮子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23-25页 |
3.2 大狮子山隧道塌方监测布置 | 第25-27页 |
3.3 位移计工作原理及埋设概况 | 第27-29页 |
3.4 位移计监测时机 | 第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大狮子山隧道损失位移分析 | 第30-42页 |
4.1 隧道模型简介 | 第30-32页 |
4.2 支护参数的确定 | 第32-33页 |
4.3 开挖工况概述 | 第33-34页 |
4.4 实测结果 | 第34-35页 |
4.5 岩体参数反演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4.6 损失位移结果分析 | 第36-4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隧道塌方预警技术研究 | 第42-65页 |
5.1 引言 | 第42页 |
5.2 隧道塌方预警指标分析 | 第42-44页 |
5.3 隧道塌方预警值分析 | 第44-61页 |
5.3.1 隧道塌方预警值概述 | 第44-48页 |
5.3.2 隧道塌方预警值的确定 | 第48-59页 |
5.3.3 隧道塌方预警分级 | 第59-60页 |
5.3.4 预警值动态修正及实践检验 | 第60-61页 |
5.4 隧道塌方预警系统 | 第61-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