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观测与试验论文--隧道施工及运用监测论文

隧道塌方监测及预警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引言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围岩力学参数反演及损失位移的研究第11-12页
        1.2.2 隧道塌方预警技术研究第12-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主要内容第14-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2章 损失位移反演原理第16-23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损失位移反演的主体思路第16-18页
    2.3 FLAC3D在岩体开挖中的运用第18-19页
    2.4 粒子群优化理论与GPR回归分析方法第19-21页
        2.4.1 粒子群算法第19页
        2.4.2 高斯过程及回归分析第19-21页
    2.5 FLAC3D-粒子群-高斯过程回归优化反分析过程第21-22页
    2.6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大狮子山隧道位移监测方法第23-30页
    3.1 大狮子山隧道工程概况第23-25页
    3.2 大狮子山隧道塌方监测布置第25-27页
    3.3 位移计工作原理及埋设概况第27-29页
    3.4 位移计监测时机第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大狮子山隧道损失位移分析第30-42页
    4.1 隧道模型简介第30-32页
    4.2 支护参数的确定第32-33页
    4.3 开挖工况概述第33-34页
    4.4 实测结果第34-35页
    4.5 岩体参数反演结果分析第35-36页
    4.6 损失位移结果分析第36-41页
    4.7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隧道塌方预警技术研究第42-65页
    5.1 引言第42页
    5.2 隧道塌方预警指标分析第42-44页
    5.3 隧道塌方预警值分析第44-61页
        5.3.1 隧道塌方预警值概述第44-48页
        5.3.2 隧道塌方预警值的确定第48-59页
        5.3.3 隧道塌方预警分级第59-60页
        5.3.4 预警值动态修正及实践检验第60-61页
    5.4 隧道塌方预警系统第61-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论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海人员组织氛围与安全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敬业度的中介作用
下一篇: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与再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