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儿童心理学论文--幼儿心理学论文

母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反应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第10-21页
    1.1 理论基础第10-12页
        1.1.1 生态发展观和家庭系统理论第10页
        1.1.2 儿童驱动效应及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因素的相互作用模型第10-12页
    1.2 儿童问题行为第12-14页
        1.2.1 儿童问题行为的概念及分类第12-13页
        1.2.2 儿童外显问题行为概述第13页
        1.2.3 儿童内隐问题行为概述第13页
        1.2.4 儿童外显问题行为与内隐问题行为的特点对比第13-14页
    1.3 父母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反应第14-17页
        1.3.1 父母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反应的概念与组成成分第14页
        1.3.2 父母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反应的信息加工过程及理论解释第14-16页
        1.3.3 父母对儿童社会性行为的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后果变量第16-17页
    1.4 父母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反应性研究第17-21页
        1.4.1 父母对幼儿外显、内隐问题行为的情绪反应研究第17-18页
        1.4.2 父母对幼儿外显、内隐问题行为的行为反应研究第18-19页
        1.4.3 父母对幼儿外显、内隐问题行为的认知归因研究第19-20页
        1.4.4 父母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反应性研究方法第20-21页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第21-24页
    2.1 问题提出第21-23页
        2.1.1 已有研究现状及局限第21页
        2.1.2 本研究欲探讨的问题第21-23页
    2.2 研究目标与思路第23页
    2.3 研究价值及创新性第23-24页
        2.3.1 研究价值第23页
        2.3.2 创新之处第23-24页
3 研究一:父母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情绪、认知归因及行为反应第24-43页
    3.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24-25页
        3.1.1 研究目的第24页
        3.1.2 研究假设第24-25页
    3.2 研究方法第25-28页
        3.2.1 被试第25-26页
        3.2.2 实验设计第26页
        3.2.3 研究工具与材料第26-27页
        3.2.4 研究程序第27页
        3.2.5 统计方法第27-2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8-39页
        3.3.1 母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情绪、行为反应与认知归因的描述性统计第28-29页
        3.3.2 母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情绪反应及行为反应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第29-31页
        3.3.3 母亲对儿童问题行为的情绪、行为反应及认知归因被试内方差分析第31-38页
        3.3.4 母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情绪、认知归因和行为反应的关系第38-39页
    3.4 讨论第39-43页
4 研究二:母亲反应性对6月后幼儿问题行为预测效应的追踪研究第43-56页
    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43页
        4.1.1 研究目的第43页
        4.1.2 研究假设第43页
    4.2 研究方法第43-45页
        4.2.1 被试第43-44页
        4.2.2 研究工具第44页
        4.2.3 研究程序第44-45页
        4.2.4 统计方法第4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4.3.1 6月后幼儿问题行为的描述性统计第45页
        4.3.2 母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反应性与6月后幼儿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第45-47页
        4.3.3 母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反应性对6月后幼儿问题行为的回归分析第47-53页
    4.4 讨论第53-56页
5 研究总结与总体讨论第56-63页
    5.1 研究总结第56-57页
    5.2 总体讨论第57-61页
        5.2.1 母亲对幼儿外显、内隐问题行为的反应性差异——行为类型主效应第57-59页
        5.2.2 母亲对幼儿问题行为在家庭、学校情境中的反应性差异——场景地点主效应第59页
        5.2.3 母亲对幼儿在家庭或学校情境中的外显、内隐问题行为的反应性差异——行为类型*场景地点的交互作用第59-60页
        5.2.4 母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情绪、认知归因及行为反应的关系——情绪的中介作用第60页
        5.2.5 母亲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反应性对6月后幼儿问题行为的预测效应第60-61页
    5.3 主要结论第61-63页
6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3-64页
    6.1 研究不足第63页
    6.2 研究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父母监控、不良同伴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GABRA2基因多态性的调节作用
下一篇:群体认同对中学生亲群体不道德行为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