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小先生人人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绪论第10-22页
    (一) 研究缘起第10-11页
        1.新课改的时代诉求第10页
        2.翻转课堂的实效现状第10-11页
        3.“小先生人人制”的价值体现第11页
    (二) 概念界定和研究综述第11-20页
        1.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2页
        2.翻转课堂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8页
        3.“小先生制”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8-20页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0-22页
二、翻转课堂学生学习现况分析第22-34页
    (一) 翻转课堂学生学习现况调查第22-28页
        1.总体实效现况第22-24页
        2.课前自学现况第24-26页
        3.课上互动现况第26-28页
    (二) 翻转课堂学生学习问题探因第28-31页
        1.学生缺乏主动意识,习惯于“为学而学”第29页
        2.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习惯于“被动接受”第29-31页
    (三) 翻转课堂学生学习困境突破第31-34页
        1.困境突破的关键第31页
        2.困境突破的对策:“小先生人人制”第31-34页
三、基于“小先生人人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第34-44页
    (一) 模式依据的理论基础第34-37页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34-35页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35页
        3.掌握学习理论第35-36页
        4.学习金字塔理论第36-37页
    (二) 模式构建的基本环节第37-41页
        1.课外教学环节第38-39页
        2.课内教学环节第39-41页
    (三) 与相关模式的联系和区别第41-44页
        1.与“RobertTalbert翻转模型”的联系和区别第41-42页
        2.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联系和区别第42-43页
        3.与“自学—展示模式”的联系和区别第43-44页
四、基于“小先生人人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第44-47页
    (一) 实验设计第44-45页
        1.实验目的第44页
        2.实验对象第44页
        3.实验材料第44页
        4.实验变量第44页
        5.实验假设第44-45页
        6.实验准备第45页
        7.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第45页
    (二) 实验环节第45-47页
        1.摸底检测环节第45页
        2.教学实验环节第45页
        3.数据整理环节第45-47页
五、基于“小先生人人制”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分析第47-62页
    (一) 等组实验的实施效果分析第47-53页
        1.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第47-48页
        2.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第48-49页
        3.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第49-51页
        4.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分析第51页
        5.学生的认知收获分析第51-52页
        6.等组实验总体效果分析第52-53页
    (二) 单组实验的实施效果分析第53-59页
        1.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第53-54页
        2.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第54-55页
        3.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第55-57页
        4.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分析第57-58页
        5.学生的认知收获分析第58页
        6.单组实验总体效果分析第58-59页
    (三) 学生对模式实施的满意度分析第59-61页
        1.课外教学环节实施的满意度分析第59-60页
        2.课内教学环节实施的满意度分析第60页
        3.模式总体教学效能的满意度分析第60-61页
    (四) 小结第61-62页
六、研究结论与反思第62-65页
    (一) 研究结论第62-63页
        1.“小先生人人制”的引入能够提升翻转课堂下学生的学习成绩第62页
        2.“小先生人人制”的引入能够改善翻转课堂下学生的学习态度第62页
        3.“小先生人人制”的引入能够提高翻转课堂下学生的学习能力第62页
        4.“小先生人人制”的引入能够增强翻转课堂下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第62-63页
        5.“小先生人人制”的引入能够进一步保证翻转课堂下学生学有所获第63页
    (二) 研究不足第63页
    (三) 研究展望第63-65页
注释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附录第72-7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域限幅二维OCDMA电子编解码器设计及MAI抑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信么众号的微型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以某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