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

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研究--以汉语时态、语态、语气为证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问题第11-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 本论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6-48页
    2.1 早期语法与语用关系研究第16-27页
        2.1.1 句子的功能解析第16-19页
        2.1.2 句法与语用限制第19-22页
        2.1.3 言语行为与语言规约第22-25页
        2.1.4 语用法的语法化第25-27页
    2.2 近期语法与语用界面研究第27-36页
        2.2.1 一般会话含义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第27-30页
        2.2.2 句子命题体现的语法与语用关系第30-33页
        2.2.3 编码和推论呈现的语法与语用关系第33-36页
    2.3 国内句法、语义、语用三平面语法研究第36-38页
    2.4 现行语法与语用界面研究的缺欠第38-45页
        2.4.1 语境论对语法规约的忽视第38-42页
        2.4.2 最简论对语法规约解释力不足第42-45页
    2.5 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理论建构的必要性第45-47页
    2.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语法与语用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论阐释第48-73页
    3.1 语法与语用的概念界定第48-62页
        3.1.1 语法概念的重新界定第48-51页
        3.1.2 语用概念的重新界定第51-54页
        3.1.3 语法、语义与语用的关系第54-56页
        3.1.4 语法与语用的互动关系第56-62页
    3.2 语法与语用互动揭示的规约性与意向性相互作用第62-68页
    3.3 语用规约在话语识解中的作用第68-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四章 语法与语用的互动关系:理论框架建构第73-87页
    4.1 语言使用中的语言选择和顺应第73-79页
        4.1.1 语言选择即意义选择过程第73-76页
        4.1.2 语言顺应即语用顺应过程第76-79页
    4.2 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揭示的选择与顺应第79-83页
    4.3 “选择与顺应”理论框架建构第83-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五章 汉语时态体现的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第87-114页
    5.1 汉语时态研究概观第87-90页
    5.2 时间与时态第90-92页
    5.3 时制范畴体现的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第92-105页
    5.4 体态范畴体现的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第105-113页
    5.5 本章小结第113-114页
第六章 汉语语态体现的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第114-140页
    6.1 汉语语态研究概观第114-117页
    6.2 主动、中动、被动语态连续统第117-123页
    6.3 被动形式/结构和语用意义第123-131页
    6.4 新“被”字句体现的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第131-139页
    6.5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第七章 汉语语气体现的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第140-165页
    7.1 汉语语气研究概观第140-145页
    7.2 语气与情态意义表达第145-150页
    7.3 语气形式与语用意义第150-164页
    7.4 本章小结第164-165页
第八章 结语第165-169页
    8.1 研究结论第165-167页
    8.2 研究局限第167页
    8.3 发展方向第167-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82页
后记第182-18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I术后听障儿童句子阅读中语音加工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汉语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附带习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