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2.1 心理暴力 | 第11-14页 |
2.1.1 心理暴力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中学生暴力的理论 | 第11-12页 |
2.1.3 心理暴力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2.1.4 心理暴力的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2 社会支持 | 第14-16页 |
2.2.1 社会支持概念 | 第14-15页 |
2.2.2 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2.3 成就动机 | 第16-18页 |
2.3.1 成就动机的概念 | 第16页 |
2.3.2 成就动机理论 | 第16-18页 |
2.4 相关研究 | 第18-20页 |
2.4.1 暴力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4.2 社会支持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3 问题的提出 | 第20-23页 |
3.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0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3.3 研究假设 | 第20-21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3.5 研究意义 | 第22-23页 |
3.5.1 理论意义 | 第22页 |
3.5.2 现实意义 | 第22-23页 |
4 研究工具的验证 | 第23-30页 |
4.1 目的 | 第23页 |
4.2 方法与程序 | 第23-24页 |
4.2.1 工具 | 第23页 |
4.2.2 对象 | 第23-24页 |
4.2.3 程序 | 第24页 |
4.3 结果 | 第24-28页 |
4.3.1 初中生心理暴力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第24-26页 |
4.3.2 初中生社会支持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26-27页 |
4.3.3 初中生成就动机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 第27-28页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28-29页 |
4.4.1 心理暴力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第28页 |
4.4.2 社会支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第28页 |
4.4.3 成就动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第28-29页 |
4.5 小结 | 第29-30页 |
5 初中生心理暴力的特点 | 第30-36页 |
5.1 目的 | 第30页 |
5.2 方法 | 第30页 |
5.2.1 工具 | 第30页 |
5.2.2 对象 | 第30页 |
5.2.3 统计方法 | 第30页 |
5.4 结果 | 第30-34页 |
5.4.1 心理暴力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0-31页 |
5.4.2 人口学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第31-34页 |
5.5 分析与讨论 | 第34-35页 |
5.6 小结 | 第35-36页 |
6 初中生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的特点 | 第36-47页 |
6.1 目的 | 第36页 |
6.2 方法 | 第36页 |
6.2.1 工具 | 第36页 |
6.2.2 对象 | 第36页 |
6.2.3 统计方法 | 第36页 |
6.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4页 |
6.3.1 社会支持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6-37页 |
6.3.2 成就动机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37-38页 |
6.3.3 人口学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 第38-44页 |
6.4 分析与讨论 | 第44-46页 |
6.5 小结 | 第46-47页 |
7 初中生心理暴力、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的关系 | 第47-52页 |
7.1 目的 | 第47页 |
7.2 方法 | 第47页 |
7.2.1 对象 | 第47页 |
7.2.2 工具 | 第47页 |
7.2.3 统计方法 | 第47页 |
7.3 结果 | 第47-50页 |
7.3.1 初中生心理暴力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 第47页 |
7.3.2 初中生心理暴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 第47-48页 |
7.3.3 初中生社会支持与成就动机的关系 | 第48-49页 |
7.3.4 初中生心理暴力、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之间的路径分析 | 第49-50页 |
7.4 分析与讨论 | 第50-51页 |
7.5 小结 | 第51-52页 |
8 初中生成就动机心理干预研究 | 第52-55页 |
8.1 目的 | 第52页 |
8.2 方法 | 第52-53页 |
8.2.1 实验设计 | 第52-53页 |
8.2.2 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53页 |
8.2.3 干预对象配合情况 | 第53页 |
8.4 结果 | 第53-54页 |
8.5 分析与讨论 | 第54页 |
8.6 小结 | 第54-55页 |
9 初中生心理暴力的个案访谈 | 第55-58页 |
9.1 目的 | 第55页 |
9.2 方法 | 第55页 |
9.2.1 对象 | 第55页 |
9.2.2 材料 | 第55页 |
9.2.3 访谈时间安排 | 第55页 |
9.2.4 程序 | 第55页 |
9.3 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9.3.1 访谈记录摘录 | 第55-57页 |
9.3.2 访谈分析 | 第57页 |
9.4 讨论 | 第57页 |
9.5 小结 | 第57-58页 |
10 总体讨论 | 第58-61页 |
10.1 初中生心理暴力结构 | 第58页 |
10.2 初中生心理暴力的特点 | 第58页 |
10.3 初中生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的特点 | 第58页 |
10.4 初中生心理暴力、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 第58-59页 |
10.5 成就动机对心理暴力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 第59页 |
10.6 创新之处 | 第59页 |
10.7 不足与展望 | 第59-61页 |
11 总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