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缘起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13页 |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积极情感体验声乐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第一节 积极情感体验声乐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 第16-17页 |
一、积极心理学之情感体验 | 第16页 |
二、歌唱心理学之情感体验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积极情感体验声乐教学的教育学原理依据 | 第17-18页 |
一、教育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 | 第17-18页 |
二、教育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 第18页 |
第三节 积极情感体验声乐教学的哲学依据 | 第18-20页 |
一、以“审美为核心” | 第18-19页 |
二、“坚持实践” | 第19页 |
三、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高考培训声乐教学情感体验上的常见问题及成因 | 第20-37页 |
第一节 教师方面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第20-30页 |
一、声乐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欠缺 | 第21-24页 |
二、声乐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 第24-26页 |
三、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 | 第26-29页 |
四、教师职业倦怠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学生方面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第30-37页 |
一、发声、技巧练习与情感分离 | 第32-33页 |
二、作品演绎与诠释不够 | 第33-35页 |
三、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 | 第35-36页 |
四、就歌而歌,就词而词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积极情感体验在高考培训声乐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 第37-54页 |
第一节 高考培训声乐教学的典型性 | 第37-38页 |
一、教学对象的典型性 | 第37-38页 |
二、声乐科目在高考中的典型性 | 第38页 |
三、教学师资的典型性 | 第38页 |
第二节 积极情感体验在教师示范与引导中的运用 | 第38-46页 |
一、运用积极情感的提示功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 | 第39-41页 |
二、运用积极情感的感染功能,点燃学生的兴趣火花 | 第41-44页 |
三、运用积极情感的强化功能,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 | 第44-46页 |
第三节 积极情感体验在学生学唱中的运用 | 第46-52页 |
一、形成积极的歌唱学习动机,主动学习 | 第46-48页 |
二、提高自身的歌唱情感认知,丰富情感 | 第48-50页 |
三、促进自身的歌唱情境联想,增强体验 | 第50-52页 |
第四节 积极情感体验在师生教学中的有机合理运用 | 第52-54页 |
一、师生对情感体验声乐教学共融境界的追求 | 第52-53页 |
二、积极情感体验声乐教学与肌肉放松之间的关系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附录一 | 第57-61页 |
附录二 | 第61-68页 |
附录三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