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伊朗学生习得"来/去"的偏误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4页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第11-12页
        一、选题缘起第11-12页
        二、选题价值第12页
    第二节 本文的理论依据第12-14页
        一、偏误分析理论第12-13页
        二、偏误的分类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第14-23页
    第一节 关于汉语“来/去”的研究第14-17页
    第二节 关于汉语“来”与“去”的跨语言研究第17-20页
    第三节 关于波斯语“AAMDAN”与“RAFTAN”的研究第20-23页
第三章 指示语第23-33页
    第一节 指示语定义及其分类第23-25页
        一、时间指示第23-24页
        二、空间指示第24页
        三、人称指示第24-25页
    第二节 远近(PROXIMAL/DISTAL)指示第25-26页
    第三节 汉语“来/去”与波斯语AAMADAN/RAFTAN的对比第26-33页
        一、汉语“来”与“去”的意义第26-27页
        二、波斯语aamadan/raftan的意义第27-28页
        三、汉语“来/去”与波斯语aamadan/raftan的对比第28-33页
第四章 研究过程第33-43页
    第一节 试卷调查设计与收集数据第33-34页
        一、试卷的设计原则第33-34页
        二、测试目的第34页
        三、测试对象和发放情况第34页
    第二节 测试调查结果统计及偏误分析第34-40页
        一、调查结果统计第34-40页
        二、偏误的来源第40页
    第三节 对教学对此与建议第40-43页
        一、加强对比教学第40-41页
        二、利用情景教学,加强语用教学第41-43页
第五章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7页
附录第47-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越汉语教学视角下的文化词语分析--以《汉语教程》(1-3册)为例
下一篇:蒙古语自然口语韵律词和韵律短语的音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