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8页 |
1.2 量词语义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1.2.1 个体量词与事物名词的语义选择关系研究 | 第9-10页 |
1.2.2 对外汉语教学视角下的量词偏误研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3.1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1.3.2 比较分析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个体量词与事物名词的语义关系与结构认知理据 | 第13-20页 |
2.1 个体量词与名词的语义选择 | 第13-16页 |
2.1.1 个体量词对事物名词的语义制约 | 第13-16页 |
2.1.2 事物名词对个体量词的语义反制约 | 第16页 |
2.2 量名结构的认知理据 | 第16-20页 |
第三章 特定范围个体量词使用情况调查统计分析 | 第20-39页 |
3.1 偏误语料选取与结果统计 | 第20-28页 |
3.1.1 语料选取 | 第20-21页 |
3.1.2 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第21-28页 |
3.1.2.1 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调查结果 | 第21-25页 |
3.1.2.2 偏误语料调查结果 | 第25-28页 |
3.2 语料分析 | 第28-35页 |
3.2.1 符合汉语语法规范的语料调查分析 | 第28-31页 |
3.2.2 不合规范的用法偏误语料辨正 | 第31-35页 |
3.2.2.1 “个”“只” | 第31-33页 |
3.2.2.2 “块”“位”“段”“件”“道”“张” | 第33-35页 |
3.2.2.3 “本”“封”“座” | 第35页 |
3.3 HSK动态语料库里有关11个个体量词的误用情形比较 | 第35-39页 |
3.3.1 “个” | 第36页 |
3.3.2 “段” | 第36-37页 |
3.3.3 “位”“封”“件”“张”“座”“本”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果敢地区学习汉语量词的偏误成因及应对措施 | 第39-44页 |
4.1 果敢地区学习汉语量词偏误成因的分析 | 第39-41页 |
4.1.1 学习者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 第39页 |
4.1.2 学习者目的语知识掌握不周全 | 第39-40页 |
4.1.3 学习者的回避策略 | 第40-41页 |
4.2 解决偏误问题的对策 | 第41-44页 |
4.2.1 教师的教学策略 | 第41-42页 |
4.2.2 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一 | 第48-51页 |
附录二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