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 第8-9页 |
1.2 论文结构 | 第9-10页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3页 |
1.3.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涵义 | 第10-11页 |
1.3.2 内部审计的涵义 | 第11-13页 |
2.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理论综述 | 第13-17页 |
2.1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相关规范 | 第13-15页 |
2.1.1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相关规范 | 第13-14页 |
2.1.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规范 | 第14-15页 |
2.2 理论研究回顾 | 第15-17页 |
2.2.1 国外文献 | 第15-16页 |
2.2.2 国内文献 | 第16-17页 |
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第17-26页 |
3.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目的定位 | 第17-18页 |
3.1.1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目的定位 | 第17页 |
3.1.2 主要原因分析 | 第17-18页 |
3.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的构成 | 第18-23页 |
3.2.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构成的现状 | 第18-22页 |
3.2.2 主要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3.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模式 | 第23-24页 |
3.3.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的现状 | 第23页 |
3.3.2 主要原因分析 | 第23-24页 |
3.4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其他方面的现状 | 第24-26页 |
3.4.1 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方面的现状 | 第24页 |
3.4.2 内部审计规范方面的现状 | 第24页 |
3.4.3 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方面的现状 | 第24-26页 |
4.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评析及借鉴 | 第26-33页 |
4.1 内部审计目的定位 | 第26-27页 |
4.2 内部审计体制 | 第27-29页 |
4.3 内部审计手段、模式 | 第29-31页 |
4.3.1 在内部审计手段上 | 第29页 |
4.3.2 内部审计模式上 | 第29-31页 |
4.4 人才选拔机制 | 第31-32页 |
4.4.1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 第31页 |
4.4.2 晋升机制 | 第31-32页 |
4.4.3 绩效考核机制 | 第32页 |
4.5 内部审计成果利用 | 第32-33页 |
5.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改革 | 第33-51页 |
5.1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改革的现实条件 | 第33-34页 |
5.2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组织结构建设所遵循的原则 | 第34-35页 |
5.3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建设 | 第35-51页 |
5.3.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目的定位 | 第36-38页 |
5.3.2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建设 | 第38-43页 |
5.3.3 改进内部审计模式 | 第43-46页 |
5.3.4 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 第46-48页 |
5.3.5 加强行业管理,完善工作规范 | 第48-49页 |
5.3.6 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强化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 | 第49-50页 |
5.3.7 促进审计成果有效利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