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理论论文--民族音乐研究论文

设计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蒙古族呼麦的保护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4页
第1章 设计学视角下的“呼麦”探源第14-25页
    1.1 “呼麦”由来第14-16页
    1.2 潮儿-呼麦体系第16-20页
        1.2.1 浩林·潮尔第16-17页
        1.2.2 冒顿·潮儿第17-18页
        1.2.3 潮儿道第18页
        1.2.4 托克·潮儿第18-19页
        1.2.5 叶克尔·潮儿第19-20页
    1.3 潮儿的起源第20-25页
第2章 呼麦的设计学意义第25-36页
    2.1 呼麦的艺术特色第25-30页
        2.1.1 “呼麦”的发声分类第25-26页
        2.1.2 “呼麦”的发声原理第26-28页
        2.1.3 “呼麦”的演唱技巧第28-30页
    2.2 呼麦的历史价值第30-33页
        2.2.1 呼麦中的历史第30-31页
        2.2.2 历史中的呼麦第31-33页
    2.3 呼麦的文化价值第33-36页
        2.3.1 呼麦的文化认同第33-34页
        2.3.2 多元文化下的呼麦第34-36页
第3章 呼麦的保护设计与创新设计第36-44页
    3.1 呼麦的保护设计第36-39页
        3.1.1 传承第36-38页
        3.1.2 呼麦当前的保护态势第38-39页
    3.2 呼麦的保护与发展设计第39-41页
        3.2.1 生存途径第39-40页
        3.2.2 保护与发展第40页
        3.2.3 保护与传播第40-41页
    3.3 呼麦多样化的发展创新设计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油画风景写生教学中“自由”与“规范”的策略
下一篇:新课标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以唐山凤凰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