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孟菲斯大学短期汉语培训项目个案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华中师范大学暑期短期汉语教学项目 | 第15-31页 |
2.1 CCNU-UM项目的基本情况 | 第15页 |
2.2 教学目标 | 第15-16页 |
2.3 学生 | 第16-17页 |
2.4 教师 | 第17-20页 |
2.4.1 实习教师的招聘 | 第17-18页 |
2.4.2 实习教师的岗前培训 | 第18-20页 |
2.5 教材 | 第20-21页 |
2.6 教学安排 | 第21-24页 |
2.6.1 课程设置 | 第21-22页 |
2.6.2 课堂教学 | 第22-24页 |
2.6.3 课外学习活动 | 第24页 |
2.7 教学评价 | 第24-29页 |
2.7.1 对学生的评价 | 第25-27页 |
2.7.2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 第27页 |
2.7.3 对项目的评价 | 第27-29页 |
2.8 后勤保障 | 第29-30页 |
2.9 小结 | 第30-31页 |
3 CCNU-UM与其他项目的对比分析 | 第31-39页 |
3.1 与明德模式的对比 | 第31-33页 |
3.1.1 学生、老师的来源 | 第31-32页 |
3.1.2 教学目标 | 第32页 |
3.1.3 教学操作程序 | 第32-33页 |
3.2 与普北班(PIB)项目、CIB项目的对比 | 第33-36页 |
3.2.1 学生、教师的来源 | 第33-34页 |
3.2.2 教学程序 | 第34-35页 |
3.2.3 课外活动和住宿管理 | 第35-36页 |
3.3 国内短期汉语教学典型项目的特点 | 第36-37页 |
3.3.1 汉语速成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36页 |
3.3.2 任务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 第36-37页 |
3.4 对CCNU-UM项目的改进意见 | 第37-38页 |
3.5 小结 | 第38-39页 |
4 CCNU-UM项目的经验和意义 | 第39-44页 |
4.1 学习者取得的学习效果 | 第39-40页 |
4.2 在教师的培训和教学方面 | 第40-42页 |
4.3 在本土化项目方面 | 第42-43页 |
4.4 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 | 第43页 |
4.5 小结 | 第43-44页 |
5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