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2 理论依据 | 第9页 |
1.3 研究问题和重难点 | 第9-10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6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教案协同创作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2.1.1 协同创作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2 协同创作内容与环境 | 第14-16页 |
2.1.3 协同创作方式与环节 | 第16-18页 |
2.2 Wikispaces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2.2.1 Wikispaces研究现状 | 第18页 |
2.2.2 Wikispaces对职前教师教案协同创作的支持 | 第18-20页 |
第三章 Wikispaces支持下的职前教师教案协同创作 | 第20-30页 |
3.1 Wikispaces支持下基于主题的教案建构与共享 | 第20-21页 |
3.2 Wikispaces支持下基于问题的交互讨论 | 第21-22页 |
3.3 Wikispaces支持下基于教案的修订创作 | 第22-24页 |
3.3.1 职前教师之间的修订 | 第23页 |
3.3.2 职前教师对自身教案的修订 | 第23-24页 |
3.3.3 教师对职前教师教案的修订 | 第24页 |
3.4 Wikispaces支持下基于数据的评价反馈 | 第24-28页 |
3.4.1 Wikispaces支持下基于数据的评价 | 第24-27页 |
3.4.2 Wikispaces支持下基于数据的反馈 | 第27-28页 |
3.5 Wikispaces支持下的总结反思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实践及数据分析 | 第30-55页 |
4.1 前期准备 | 第30-32页 |
4.1.1 方案设计 | 第30页 |
4.1.2 确定研究对象与分组 | 第30页 |
4.1.3 选取教案主题 | 第30-31页 |
4.1.4 平台设计 | 第31-32页 |
4.1.5 Wikispaces平台使用方法培训 | 第32页 |
4.2 具体实践过程 | 第32-34页 |
4.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34-53页 |
4.3.1 职前教师教案质量的两次评估结果整理及分析 | 第34-36页 |
4.3.2 职前教师学习行为数据的搜集分析 | 第36-40页 |
4.3.3 职前教师交互数据整理分析 | 第40-43页 |
4.3.4 基于Wikispaces的教案协同创作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 | 第43-53页 |
4.4 研究结果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5-56页 |
5.2 研究不足 | 第56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