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2-18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12-13页 |
1、时代的要求 | 第12页 |
2、历史课程的价值所在 | 第12页 |
3、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三)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一、环境教育的含义及其意义 | 第18-21页 |
(一) 环境教育的含义 | 第18-19页 |
(二) 环境教育的意义 | 第19-21页 |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 第20页 |
2、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必要途径 | 第20页 |
3、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0-21页 |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26页 |
(一) 高中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1、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需要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 第21-22页 |
2、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呈现历史发展完整性 | 第22-23页 |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 第23-26页 |
1、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 | 第23-24页 |
2、高考对环境教育的考察进一步加大 | 第24-26页 |
三、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环境教育素材 | 第26-33页 |
(一) 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影响 | 第26-29页 |
1、资本主义过度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 第26-27页 |
2、苏联赫鲁晓夫改革大量种植玉米 | 第27-28页 |
3、大跃进时期毁林开荒、全民大炼钢 | 第28-29页 |
(二) 人类战争对环境的影响 | 第29-31页 |
1、抗战期间,国民党实行的焦土政策 | 第29页 |
2、二战末,美国向日本投掷两颗原子弹 | 第29-30页 |
3、越南战争美军实施的“牧场行动计划” | 第30-31页 |
(三) 思想文化、国家政策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 | 第31-33页 |
1、百家争鸣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 | 第31页 |
2、我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 | 第31-32页 |
3、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 第32-33页 |
四、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及思考 | 第33-48页 |
(一) 高中历史教学进行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第33-44页 |
1、调查目的 | 第33页 |
2、调查对象 | 第33页 |
3、调查方法 | 第33页 |
4、问卷结构 | 第33页 |
5、调查结果分析 | 第33-44页 |
(二) 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1、教学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 | 第44页 |
2、教材和课时的限制 | 第44页 |
3、师资队伍薄弱 | 第44-45页 |
(三) 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进行环境教育的对策 | 第45-48页 |
1、课程建设要多方面凸显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 第45-46页 |
2、学校要为环境教育的开展创造必要条件 | 第46-47页 |
3、历史教师要具备环境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养 | 第47-48页 |
五、高中历史课堂进行环境教育教学的案例——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 | 第48-58页 |
1、学情分析 | 第48页 |
2、重、难点 | 第48页 |
3、教学目标 | 第48-49页 |
4、教学方式 | 第49页 |
5、教学过程 | 第49-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一 郑州市上街区部分中学生环境教育情况的调查问卷 | 第61-63页 |
附录二 郑州市上街区部分高中历史教师环境教育调查问卷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