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2页 |
第一节 论题缘起、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本文使用的材料及辅助工具 | 第11页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及方法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综述 | 第12-19页 |
第五节 本文理论分析框架及与历史学、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 | 第19-22页 |
第一章 桂南平话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22-47页 |
第一节 宋时期桂南区域各州县少数民族分布状况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宋朝时期桂南区域汉民分布状况 | 第26-30页 |
第三节 宋朝时期桂南区域驻军分布状况 | 第30-40页 |
第四节 宋时期桂南区域汉族语言文化的传播状况 | 第40-47页 |
第二章 桂南平话形成过程中的语言接触 | 第47-52页 |
第一节 军事活动产生的语言接触 | 第47-49页 |
第二节 通婚引起的语言接触 | 第49-52页 |
第三章 桂南平话形成过程及其族群概况 | 第52-58页 |
第一节 桂南平话的形成过程 | 第52-54页 |
第二节 桂南平话族群概况 | 第54-58页 |
第四章 历时阶段桂南平话的功用与价值 | 第58-63页 |
第一节 桂南平话传承生产经验和技术 | 第58-60页 |
第二节 桂南平话维系族群内部情感及其族群认同 | 第60-63页 |
第五章 共时阶段对桂南平话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 | 第63-69页 |
第一节 以江南区桂南平话为范例的缘由 | 第63-65页 |
第二节 江南区桂南平话资源建设基本思路 | 第65-69页 |
2.1 平话方言的保护和传承 | 第65-66页 |
2.2 平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第66-67页 |
2.3 结合经济发展,打造平话文化传播平台,创建创新模式 | 第67页 |
2.4 建设新型创意文化项目 | 第67-69页 |
总结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