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9-12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9-10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0-11页 |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2.2 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7-37页 |
2.1 企业社交软件平台概述 | 第17-22页 |
2.1.1 企业社交软件平台的来源、内涵和功能特征 | 第17-20页 |
2.1.2 企业社交软件平台的使用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2.1.3 企业社交软件平台对社会资本的影响评述 | 第21-22页 |
2.2 即兴能力的相关研究概述 | 第22-29页 |
2.2.1 即兴能力的内涵及实证背景 | 第22-25页 |
2.2.2 即兴能力的研究层次及维度 | 第25-28页 |
2.2.3 企业社交软件平台对即兴能力的影响评述 | 第28-29页 |
2.3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概述 | 第29-37页 |
2.3.1 社会资本的内涵及本质 | 第29-31页 |
2.3.2 社会资本的类型及主要功能 | 第31-32页 |
2.3.3 社会资本的维度及度量 | 第32-35页 |
2.3.4 社会资本对即兴能力影响的评述 | 第35-37页 |
第3章 企业社交软件平台使用对团队即兴能力影响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第37-53页 |
3.1 理论框架预设 | 第37-41页 |
3.1.1 理论框架预设的理论基础 | 第38-40页 |
3.1.2 理论预设细化图中各变量的定义 | 第40-41页 |
3.2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第41页 |
3.3 研究设计 | 第41-46页 |
3.3.1 探索性案例选择 | 第41-42页 |
3.3.2 案例公司介绍 | 第42-44页 |
3.3.3 数据收集方法 | 第44-45页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5-46页 |
3.4 内容编码 | 第46-51页 |
3.5 影响机理机制提出 | 第51-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 | 第53-62页 |
4.1 研究模型 | 第53-54页 |
4.2 研究假设 | 第54-62页 |
4.2.1 基于社会资本视角企业社交软件平台提升团队即兴能力机理 | 第54-60页 |
4.2.2 团队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 | 第60-61页 |
4.2.3 团队社会资本的中介效应 | 第61-62页 |
第5章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 第62-118页 |
5.1 问卷设计 | 第62-80页 |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及过程 | 第62-63页 |
5.1.2 变量测量 | 第63-69页 |
5.1.3 专家讨论 | 第69-72页 |
5.1.4 预调研 | 第72-80页 |
5.2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描述性统计 | 第80-84页 |
5.2.1 样本的选择与收集 | 第80页 |
5.2.2 研究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80-84页 |
5.3 研究数据质量评估 | 第84-93页 |
5.3.1 信度检验 | 第84-86页 |
5.3.2 效度分析 | 第86-93页 |
5.4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 第93-94页 |
5.5 团队层面数据加总验证 | 第94-95页 |
5.6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 第95-101页 |
5.7 相关研究假设检验 | 第101-114页 |
5.7.1 主要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1-103页 |
5.7.2 主效应的检验 | 第103-109页 |
5.7.3 调节效应的检验 | 第109-112页 |
5.7.4 中介效应的检验 | 第112-114页 |
5.8 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 第114-117页 |
5.8.1 实证研究的整体结果 | 第114-115页 |
5.8.2 企业社交软件平台使用对于团队社会资本的作用 | 第115-116页 |
5.8.3 团队社会资本对于团队即兴能力的作用 | 第116-117页 |
5.8.4 团队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 第117页 |
5.8.5 团队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 | 第117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18-123页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118-119页 |
6.2 理论贡献与管理启示 | 第119-121页 |
6.2.1 理论贡献 | 第119-120页 |
6.2.2 管理启示 | 第120-121页 |
6.3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 第121-123页 |
6.3.1 研究局限性 | 第121-122页 |
6.3.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4页 |
附录A | 第134-135页 |
附录B | 第135-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