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隐私保护 | 第11-12页 |
1.3.2 无线传感网络中的数据聚合隐私保护 | 第12-15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知识 | 第17-26页 |
2.1 数学基础 | 第17-19页 |
2.1.1 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曲线拟合原理 | 第17-19页 |
2.1.2 循环群的定义 | 第19页 |
2.1.3 双线性映射(Bilinear Pairing) | 第19页 |
2.2 相关加密方案 | 第19-21页 |
2.2.1 同态加密 | 第19-20页 |
2.2.2 BGN(Boneh-Goh-Nissim)加密 | 第20-21页 |
2.3 ElGamal数字签名 | 第21-24页 |
2.3.1 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ElGamal签名方案 | 第22-23页 |
2.3.2 基于身份的ElGamal签名方案 | 第23-24页 |
2.3.3 安全性分析 | 第24页 |
2.4 差分隐私技术(differential privacy)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基于多项式回归的数据聚合隐私保护方案 | 第26-38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26-29页 |
3.2.1 传感节点数据的收集与聚合 | 第27页 |
3.2.2 传感节点数据的多项式表示 | 第27-28页 |
3.2.3 密钥管理 | 第28-29页 |
3.2.4 攻击模型 | 第29页 |
3.3 可实现完整性验证的多项式数据聚合协议(PRDA~+) | 第29-31页 |
3.3.1 数据收集与加密 | 第29-30页 |
3.3.2 数据传输与聚合 | 第30-31页 |
3.3.3 基站的接收与验证 | 第31页 |
3.4 性能评估 | 第31-36页 |
3.4.1 隐私保护分析 | 第32-33页 |
3.4.2 通信开销 | 第33-34页 |
3.4.3 数据的精确性 | 第34-36页 |
3.4.4 数据的完整性 | 第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基于同态加密的数据聚合隐私保护方案 | 第38-55页 |
4.1 相关描述 | 第39-41页 |
4.1.1 系统模型 | 第39-40页 |
4.1.2 敌手模型 | 第40页 |
4.1.3 安全和隐私需求 | 第40-41页 |
4.1.4 系统参数 | 第41页 |
4.2 基于同态加密的平均数据聚合方案 | 第41-47页 |
4.2.1 基础平均聚合方案(BAAS) | 第41-43页 |
4.2.2 加权平均聚合方案(WAAS) | 第43-46页 |
4.2.3 安全和隐私分析 | 第46-47页 |
4.3 可验证的加权平均聚合方案(VAAS) | 第47-55页 |
4.3.1 系统参数 | 第47页 |
4.3.2 基于同态加密的可验证的加权平均聚合方案(VAAS) | 第47-49页 |
4.3.3 性能评估 | 第49-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8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5-56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