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1.1 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16页 |
1.1.2 高校英语教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要求 | 第16-17页 |
1.1.3 独立学院已是高等教育增长点和实现大众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 第17页 |
1.2 选题的研究价值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第2章 国内外高校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现状的元分析 | 第22-34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2 样本检索 | 第22-24页 |
2.2.1 样本筛选标准 | 第22-23页 |
2.2.2 资料来源 | 第23-24页 |
2.2.3 筛选文献 | 第24页 |
2.3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24-26页 |
2.3.1 设定分析变量 | 第24-25页 |
2.3.2 指标体系 | 第25-26页 |
2.3.3 进行编码分类 | 第26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6-30页 |
2.4.1 文献特征分析 | 第26-27页 |
2.4.2 研究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2.4.3 教学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2.5 国内外高校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现状述评 | 第30-34页 |
2.5.1 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现状述评 | 第30-31页 |
2.5.2 高校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 第31-32页 |
2.5.3 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第32-34页 |
第3章 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理论梳理和概念界定 | 第34-44页 |
3.1 理论梳理 | 第34-36页 |
3.1.1 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 | 第34-35页 |
3.1.2 多媒体教学理论 | 第35-36页 |
3.1.3 有效教学理论 | 第36页 |
3.2 本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36-44页 |
3.2.1 课堂有效教学 | 第36-39页 |
3.2.2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 第39页 |
3.2.3 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 第39-40页 |
3.2.4 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 第40-44页 |
第4章 陕西省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4-70页 |
4.1 调研维度及问卷设计 | 第44-46页 |
4.1.1 调研维度 | 第44页 |
4.1.2 问卷设计 | 第44-46页 |
4.2 调研的过程 | 第46-48页 |
4.2.1 确定抽样对象 | 第46-47页 |
4.2.2 问卷发放 | 第47-48页 |
4.2.3 数据统计 | 第48页 |
4.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8-65页 |
4.3.1 学生主体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4.3.2 教师主体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51-61页 |
4.3.3 课堂教学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4.3.4 课堂教学过程层面调查分析 | 第63-65页 |
4.4 陕西省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总结 | 第65-70页 |
4.4.1 学生主体方面 | 第65-66页 |
4.4.2 教师主体方面 | 第66-67页 |
4.4.3 课堂教学环境方面 | 第67页 |
4.4.4 课堂教学过程方面 | 第67-70页 |
第5章 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70-84页 |
5.1 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 第70-71页 |
5.2 动态循环的教学环境 | 第71-73页 |
5.2.1 技术环境 | 第71-72页 |
5.2.2 社会环境 | 第72-73页 |
5.3 多元交互的教学过程 | 第73-77页 |
5.3.1 创建真实化的交际情境 | 第73-74页 |
5.3.2 呈现多模态的教学内容 | 第74-75页 |
5.3.3 教学并重深层交互 | 第75-77页 |
5.4 协同共进的教师学生两主体 | 第77-80页 |
5.4.1 学生主体 | 第78-79页 |
5.4.2 教师主体 | 第79-80页 |
5.5 内外互动的教学过程监控及教学评价 | 第80-84页 |
第6章 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及模式优化 | 第84-100页 |
6.1 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 第84-89页 |
6.1.1 英语听说课堂教学设计 | 第85-87页 |
6.1.2 实验研究问题 | 第87-88页 |
6.1.3 实验对象 | 第88页 |
6.1.4 实验方法 | 第88页 |
6.1.5 实验变量 | 第88-89页 |
6.1.6 实验工具 | 第89页 |
6.2 第一轮英语听说课堂实验教学 | 第89-94页 |
6.2.1 实验过程 | 第89-90页 |
6.2.2 第一轮实验结果描述 | 第90-93页 |
6.2.3 实验结果讨论 | 第93-94页 |
6.2.4 第一轮实验结果反思 | 第94页 |
6.3 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订正与优化 | 第94-96页 |
6.3.1 模式优化依据 | 第94-95页 |
6.3.2 陕西省独立学院网络环境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优化 | 第95-96页 |
6.4 第二轮英语听说课堂实验教学 | 第96-99页 |
6.4.1 第二轮实验结果描述 | 第97-99页 |
6.4.2 实验结果讨论 | 第99页 |
6.5 实验结果反思 | 第99-100页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以及创新和不足 | 第100-102页 |
7.1 研究的结论 | 第100页 |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有待完善的工作 | 第100-102页 |
7.2.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00-101页 |
7.2.2 本研究有待完善的工作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0页 |
附录一 | 第110-114页 |
附录二 | 第114-120页 |
附录三 | 第120-124页 |
附录四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12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