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4-16页 |
1.1.1 混合式协作学习逐步受到关注 | 第14-15页 |
1.1.2 知识建构在革新教育理念与实践中的重要性 | 第15页 |
1.1.3 《远程教育专题研究》课程变革是实际需求的使然 | 第15-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3 现状分析与总结 | 第2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3-26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3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3-26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2.1.1 知识建构 | 第26页 |
2.1.2 混合式协作学习 | 第26-27页 |
2.1.3 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 | 第27-2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2.2.1 活动理论 | 第28-29页 |
2.2.2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 第29页 |
2.2.3 首要教学原理 | 第29-32页 |
第3章 面向知识建构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模式的构建 | 第32-52页 |
3.1 面向知识建构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模式构建的基本思想 | 第32-33页 |
3.2 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的要素分析 | 第33-42页 |
3.2.1 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的要素提取依据 | 第33-34页 |
3.2.2 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的基本要素 | 第34-37页 |
3.2.3 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要素关系分析 | 第37-42页 |
3.3 构建知识建构过程模型 | 第42-47页 |
3.3.1 甘永成的协作知识建构收敛过程 | 第43-44页 |
3.3.2 Gerry Stahl的“十—阶段”过程 | 第44-45页 |
3.3.3 构建知识建构过程模型 | 第45-47页 |
3.4 构建面向知识建构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模式 | 第47-52页 |
第4章 《远程教育专题研究》课程的混合式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 第52-64页 |
4.1 学习环境的设计 | 第52-55页 |
4.1.1 本研究对网络学习平台的要求 | 第52页 |
4.1.2 Moodle平台对混合式协作学习的支持作用 | 第52-53页 |
4.1.3 Moodle平台的设计 | 第53-55页 |
4.2 前期准备 | 第55-57页 |
4.2.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第55页 |
4.2.2 学习目标的制定 | 第55页 |
4.2.3 学习内容的选择 | 第55-57页 |
4.2.4 协作小组的划分 | 第57页 |
4.3 学习活动的设计 | 第57-60页 |
4.3.1 “知识共享”层面的学习活动设计 | 第57-58页 |
4.3.2 “知识协商”层面的学习活动设计 | 第58页 |
4.3.3 “知识建构”层面的学习活动设计 | 第58-59页 |
4.3.4 “知识集成”层面的学习活动设计 | 第59-60页 |
4.4 学习评价的设计 | 第60-64页 |
4.4.1 评价方式 | 第60-61页 |
4.4.2 评价标准 | 第61-64页 |
第5章 《远程教育专题研究》课程的行动研究 | 第64-94页 |
5.1 测量工具的设计 | 第64-68页 |
5.1.1 知识建构水平问卷的设计 | 第64-65页 |
5.1.2 讨论区文本分析工具设计 | 第65-66页 |
5.1.3 学习满意度问卷的设计 | 第66-68页 |
5.1.4 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68页 |
5.2 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68-80页 |
5.2.1 计划 | 第68页 |
5.2.2 行动 | 第68-73页 |
5.2.3 观察 | 第73-77页 |
5.2.4 反思 | 第77-79页 |
5.2.5 模式的修正 | 第79-80页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80-88页 |
5.3.1 计划 | 第80-81页 |
5.3.2 行动 | 第81-84页 |
5.3.3 观察 | 第84-88页 |
5.3.4 反思 | 第88页 |
5.4 结果对比分析 | 第88-92页 |
5.4.1 知识建构水平对比分析 | 第89-91页 |
5.4.2 学习满意度对比分析 | 第91-92页 |
5.5 行动研究小结 | 第92-94页 |
5.5.1 行动研究小结 | 第92-93页 |
5.5.2 行动研究实践反思 | 第93-94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第94-98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94-95页 |
6.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95-96页 |
6.3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96-98页 |
6.3.1 研究局限 | 第96页 |
6.3.2 研究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附录 | 第102-114页 |
致谢 | 第114-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