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辱虐管理对服务一线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第12-16页
ABSTRACT第16-19页
第1章 导论第20-31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20-24页
        1.1.1 实践背景第20-21页
        1.1.2 理论背景第21-23页
        1.1.3 问题提出第23-24页
    1.2 研究意义第24-26页
        1.2.1 理论意义第25页
        1.2.2 实践意义第25-26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26-28页
        1.3.1 研究内容第26-28页
        1.3.2 研究框架第28页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28-30页
        1.4.1 研究方法第28-29页
        1.4.2 创新点第29-30页
    1.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31-57页
    2.1 辱虐管理相关研究第31-40页
        2.1.1 辱虐管理的概念第31-32页
        2.1.2 辱虐管理的测量第32-33页
        2.1.3 辱虐管理的影响因素第33-35页
        2.1.4 辱虐管理后果研究第35-40页
    2.2 员工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第40-42页
        2.2.1 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的概念第40-41页
        2.2.2 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后果变量第41-42页
    2.3 员工人际偏差行为第42-44页
        2.3.1 员工偏差行为概念第42页
        2.3.2 人际偏差的影响因素第42-43页
        2.3.3 辱虐管理与组织偏差行为第43-44页
    2.4 归属需要第44-45页
        2.4.1 归属需要的概念第44-45页
        2.4.2 归属需要的影响因素第45页
    2.5 情感承诺第45-48页
        2.5.1 情感承诺的概念第45-46页
        2.5.2 情感承诺的影响因素第46-47页
        2.5.3 情感承诺的后果因素第47-48页
    2.6 顾客导向第48-51页
        2.6.1 顾客导向的概念第48页
        2.6.2 顾客导向的影响因素第48-50页
        2.6.3 顾客导向的后果因素第50-51页
    2.7 情绪耗竭第51-52页
        2.7.1 情绪耗竭的概念第51页
        2.7.2 情绪耗竭的影响和后果因素第51-52页
    2.8 道德推脱第52-54页
        2.8.1 道德推脱的概念第52-53页
        2.8.2 道德推脱的影响因素第53页
        2.8.3 道德推脱的后果因素第53-54页
        2.8.4 道德推脱的调节效应第54页
    2.9 文献述评第54-56页
    2.10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理论基础、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第57-79页
    3.1 理论基础第57-59页
        3.1.1 社会交换理论第57-58页
        3.1.2 社会认知理论第58-59页
    3.2 研究模型第59-61页
    3.3 研究假设第61-77页
        3.3.1 辱虐管理影响员工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的相关假设第61-69页
        3.3.2 辱虐管理影响员工人际偏差行为的相关假设第69-77页
    3.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评估第79-101页
    4.1 变量的测量第79-85页
        4.1.1 辱虐管理的测量第79-80页
        4.1.2 归属需要的测量第80页
        4.1.3 情绪耗竭的测量第80-81页
        4.1.4 道德推脱的测量第81-82页
        4.1.5 情感承诺的测量第82-83页
        4.1.6 顾客导向的测量第83页
        4.1.7 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的测量第83-84页
        4.1.8 员工人际偏差行为的测量第84-85页
    4.2 控制变量第85页
        4.2.1 性别第85页
        4.2.2 年龄第85页
        4.2.3 学历第85页
    4.3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第85-87页
    4.4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第87-92页
        4.4.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第87-88页
        4.4.2 测量条款的描述性统计第88-92页
    4.5 数据分析方法第92-93页
    4.6 信度和效度分析第93-99页
        4.6.1 信度分析第93-98页
        4.6.2 多维度概念的效度分析第98-99页
    4.7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5章 数据分析与结果第101-117页
    5.1 各主要变量之间的区分效度和收敛效度分析第101-102页
    5.2 相关分析第102-105页
    5.3 方差分析第105-109页
        5.3.1 员工年龄的影响第105-107页
        5.3.2 教育程度的影响第107-108页
        5.3.3 员工性别的影响第108-109页
    5.4 结构方程模型与假设的验证第109-116页
        5.4.1 假设理论模型的构建第109-111页
        5.4.2 巢模型检验和模型的比较分析第111-113页
        5.4.3 假设检验第113-116页
    5.5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117-122页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17-119页
    6.2 管理启示与对策第119-120页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120-121页
    6.4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8页
图目录第138-139页
表目录第139-141页
附录:辱虐管理调查问卷第141-146页
致谢第146-148页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48-149页
附件第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网络视角的产业波动扩散效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氨基与氯丙基反应制备新型交联体系硅橡胶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