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校训语用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一 绪论 | 第9-17页 |
| 1 选题缘由 | 第9页 |
| 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 3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文献检索情况 | 第10页 |
| ·对文献的研究分析 | 第10-14页 |
| 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4-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二 中国高校校训的语形特征 | 第17-29页 |
| 1 语音方面特征 | 第17-20页 |
| ·韵母和谐 | 第17-18页 |
| ·声母相谐 | 第18-19页 |
| ·平仄相间 | 第19-20页 |
| 2 句法特征 | 第20-29页 |
| ·校训没有标点 | 第20页 |
| ·句式是非主谓句 | 第20-21页 |
| ·八字格占优势 | 第21-29页 |
| 三 中国高校校训的语义分析 | 第29-40页 |
| 1 词性单一 | 第29-31页 |
| 2 语义丰富 | 第31-36页 |
| 3 特色鲜明 | 第36-40页 |
| 四 中国高校校训的语用策略 | 第40-60页 |
| 1 语音中的语用策略 | 第40-46页 |
| ·使用押韵 | 第40-43页 |
| ·巧用叠韵 | 第43-45页 |
| ·妙用双声 | 第45页 |
| ·多以平声字结尾 | 第45-46页 |
| 2 词汇中的语用策略 | 第46-49页 |
| ·引经据典 | 第46-48页 |
| ·用词的时代性 | 第48-49页 |
| 3 语法中的语用策略 | 第49-51页 |
| ·活用词类 | 第49页 |
| ·用空格代替标点 | 第49-51页 |
| 4 修辞中的语用策略 | 第51-60页 |
| ·巧用辞格 | 第51-57页 |
| ·妙用预设 | 第57-60页 |
| 五 基于ISM模型的高校校训语言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7页 |
| 1 ISM模型简介 | 第60-61页 |
| 2 构建影响高校校训语言因素的ISM模型 | 第61-65页 |
| ·构建模型 | 第61-64页 |
| ·综合分析 | 第64-65页 |
| 3 对高校校训语言建设的建议 | 第65-67页 |
| 六 结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2-73页 |
| 附录(800条校训) | 第73-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