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三、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四、语料来源 | 第14-16页 |
第一章 “超”的语法化分析 | 第16-33页 |
第一节 古代汉语“超”的使用情况概述 | 第16-19页 |
一、古代汉语“超”字使用概况 | 第16页 |
二、古代汉语“超”字意义概况 | 第16-19页 |
第二节 古代汉语“超”的主要意义及用法 | 第19-25页 |
一、跳跃 | 第19页 |
二、越过、跨过 | 第19-21页 |
三、提拔、提升 | 第21-22页 |
四、超越、胜过 | 第22-23页 |
五、出色、卓越 | 第23-24页 |
六、遥远、高远 | 第24-25页 |
七、迅速 | 第25页 |
第三节 “超”的语法化探究 | 第25-33页 |
一、字词意义引申 | 第25-27页 |
二、结构形式演化 | 第27-30页 |
三、语法化时间考察 | 第30-33页 |
第二章 现代汉语“超”的语法功能描写 | 第33-54页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超”的语法功能概述 | 第33-35页 |
第二节 作为词的“超” | 第35-48页 |
一、“超”作动词 | 第35-38页 |
二、“超”作程度副词 | 第38-48页 |
第三节 作为语素的“超” | 第48-54页 |
一、“超”作词根 | 第48-50页 |
二、“超”作类词缀 | 第50-54页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超”用法的共时比较 | 第54-63页 |
第一节 “超”与“超级”比较 | 第54-56页 |
第二节 “超”与典型程度副词“很”比较 | 第56-60页 |
第三节 “超”与其他新兴程度副词比较 | 第60-63页 |
第四章 影响“超”新兴用法产生的因素 | 第63-73页 |
第一节 影响“超”新兴用法产生的内部因素 | 第63-68页 |
一、语言交流对“超”新兴用法的影响 | 第63-65页 |
二、语言磨损与更新对“超”新兴用法的影响 | 第65-67页 |
三、类推机制和经济原则对“超”新兴用法的影响 | 第67-68页 |
第二节 影响“超”新兴用法产生的外部因素 | 第68-73页 |
一、社会发展为“超”新兴用法的产生提供动力条件 | 第68-69页 |
二、媒体为“超”新兴用法的拓展提供传播平台 | 第69-70页 |
三、使用者求新求异的心理为“超”新兴用法的产生提供心理平台 | 第70-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