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的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名优绿茶品质构成及其评价标准 | 第12页 |
·名优绿茶设施摊放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茶叶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微波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状况 | 第15-17页 |
·名优茶生产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7-19页 |
·名优茶采摘难问题 | 第17页 |
·名优茶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茶叶质量安全问题 | 第18-19页 |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项目研究目标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技术路线设计 | 第21页 |
·研究计划与预期结果 | 第21-23页 |
·研究进展计划 | 第21-22页 |
·预期结果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笋峰茶鲜叶设施摊放技术的比较试验 | 第23-34页 |
·试验材料设备与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3页 |
·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的测定 | 第23页 |
·茶叶感官品质审评与理化成分测定 | 第23-24页 |
·不同摊放叶含水量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24-27页 |
·试验处理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不同摊放条件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 | 第27-31页 |
·试验处理 | 第27-2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1页 |
·不同鲜叶摊放方式对仙都笋峰茶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31-34页 |
·试验处理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仙都笋峰茶加工工艺的研究 | 第34-51页 |
·试验材料设备与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34页 |
·温度和水分的测定 | 第34页 |
·茶叶感官品质审评与理化成分测定 | 第34-35页 |
·笋峰茶杀青工序的比较试验 | 第35-38页 |
·试验处理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连续理条工序的比较试验 | 第38-42页 |
·试验处理设计 | 第38-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摊凉回潮及辉锅工序的比较试验 | 第42-44页 |
·试验处理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4页 |
·精制工序的比较试验 | 第44-46页 |
·试验处理 | 第44-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不同加工工艺对仙都笋峰茶品质的影响试验 | 第46-51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1-56页 |
·鲜叶设施摊放的标准 | 第51-52页 |
·组合杀青工序的匹配试验 | 第52页 |
·连续理条工序参数的设定 | 第52-53页 |
·单板式炒干机的应用及加工效率问题 | 第53-54页 |
·芽叶包合率等评价标准问题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60页 |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仙都笋峰茶鲜叶摊放配套技术的研究结果 | 第56页 |
·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流程的研究结果 | 第56-57页 |
·新型加工工艺参数的研究结果 | 第57页 |
·研究展望 | 第57-60页 |
·鲜叶设施摊放配套技术 | 第57-58页 |
·仙都笋峰茶新型加工工艺产能的扩展 | 第58页 |
·仙都笋峰茶连续化加工工艺的研发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