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中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调查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3页
   ·选题背景第12-14页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第12-13页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适应第13-14页
     ·新课程研究所趋第1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5-18页
     ·教师对新课程适应性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关于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适应性研究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9-21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研究思路第20-21页
   ·本文研究的特色第21-23页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3-27页
   ·概念界定第23-25页
     ·适应与适应性第23页
     ·教师与新课程适应性第23-24页
     ·地理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第24-25页
   ·理论基础第25-27页
     ·组织行为学---"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第25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5页
     ·多元智力理论第25-26页
     ·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第26页
     ·认知理论第26-27页
第三章 解读新课程第27-32页
   ·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第27-28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的定位第28-32页
     ·教什么第28-30页
     ·怎么教第30页
     ·如何评价?第30-32页
第四章 调查研究过程及问题分析第32-56页
   ·研究过程第32-36页
     ·文献调查第32页
     ·问卷调查第32-33页
     ·课堂观察第33-34页
     ·深度访谈第34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4-36页
   ·现状呈现与原因分析第36-56页
     ·高中地理教师对新课程观念上的适应现状第36-41页
     ·高中地理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表现分析第41-47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适应性综合评价分析第47-51页
     ·对新课程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分析第51-56页
第五章 促进高中地理教师适应新课程的策略第56-67页
   ·课程方面的建议第56-59页
     ·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第56-57页
     ·如何开发课程资源第57页
     ·熟悉掌握本土地理知识,深化生活化的地理第57-58页
     ·配备与课程资源相适应的配套设施第58页
     ·变革课程管理第58-59页
     ·实现课程资源的课堂实施第59页
   ·调动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第59-60页
   ·关于教学的策略建议第60-61页
     ·对高中地理教师备课的建议第60页
     ·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策略第60-61页
   ·落实新课程评价第61-63页
     ·教师的评价第62页
     ·学生的评价第62-63页
   ·开展多元化的培训第63-64页
     ·培训要注意时间的安排第63页
     ·设置可自选的培训课程第63页
     ·培训内容要针对实践、针对学科第63-64页
   ·加强沟通第64-65页
     ·教师与学校的沟通第64页
     ·教师和家长的交流第64页
     ·教师和教师的交流第64-65页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第65页
   ·协调新课程与高考的关系第65-67页
     ·正确认识第65页
     ·协调高考制度与新课程第65-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总结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附录第72-80页
致谢第80-82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新入职地理教师课堂教学适应性的现状研究--以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为例
下一篇:沿海地区与内地高中地理教育的比较研究--以深圳市光明新区高级中学和临潼区临潼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