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 第1-22页 |
1 红枣 | 第12-13页 |
·红枣的生产及品种 | 第12页 |
·红枣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能 | 第12-13页 |
·红枣的综合利用现状 | 第13页 |
2 食用天然色素 | 第13-20页 |
·食用天然色素概况 | 第13-14页 |
·食用天然色素的来源及种类 | 第14-15页 |
·食用天然色素的安全性与生理作用 | 第15-16页 |
·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 | 第16-17页 |
·溶剂提取 | 第16页 |
·微波萃取 | 第16页 |
·超声提取 | 第16-17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17页 |
·生物技术法生产 | 第17页 |
·食用天然色素的精制 | 第17-19页 |
·酶法 | 第18页 |
·膜分离技术 | 第18页 |
·吸附层析法 | 第18-19页 |
·离子交换树脂法 | 第19页 |
·凝胶层析法 | 第19页 |
·提高食用天然色素稳定性的措施 | 第19-20页 |
3 红枣红色素 | 第20-22页 |
·红枣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 第20-21页 |
·红枣红色素的研究现状 | 第21页 |
·本论文的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试验研究 | 第22-54页 |
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第22-23页 |
·试验原料 | 第22页 |
·试验试剂 | 第22页 |
·试验仪器与设备 | 第22-23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3-27页 |
·枣皮红色素的提取 | 第23-25页 |
·枣皮红色素提取工艺流程 | 第23页 |
·溶剂法提取枣皮红色素 | 第23-24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23页 |
·提取剂的选择 | 第23页 |
·从木枣枣肉中提取红色素 | 第23页 |
·溶剂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单因素试验 | 第23页 |
·溶剂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正交试验 | 第23-24页 |
·提取率与提取级数 | 第24页 |
·超声法提取枣皮红色素 | 第24-25页 |
·原料预处理 | 第24页 |
·超声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单因素试验 | 第24页 |
·超声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正交试验 | 第24-25页 |
·提取率与提取级数 | 第25页 |
·枣皮红色素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25页 |
·枣皮红色素的初步精制、浓缩与干燥 | 第25-26页 |
·乙醇沉淀果胶、蛋白质 | 第25页 |
·助滤剂处理 | 第25页 |
·真空浓缩 | 第25页 |
·冷冻干燥 | 第25-26页 |
·枣皮红色素的精制 | 第26页 |
·硅胶柱层析法精制枣皮红色素 | 第26页 |
·硅胶层析柱的填充 | 第26页 |
·枣皮红色素的洗脱及紫外检测 | 第26页 |
·枣皮红色素粗制品及精制品色价的测定 | 第26页 |
·枣皮红色素的溶解性 | 第26页 |
·枣皮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 第26-27页 |
·pH值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26页 |
·温度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光照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27页 |
·金属离子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27页 |
·甜味剂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27页 |
·食用酸、还原剂、氧化剂和防腐剂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50页 |
·枣皮红色素的提取 | 第27-35页 |
·溶剂法提取 | 第27-32页 |
·提取剂的选择 | 第27-28页 |
·木枣枣皮红色素和枣肉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28页 |
·溶剂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单因素试验 | 第28-31页 |
·原料粒度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28-29页 |
·提取剂浓度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29页 |
·提取温度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29-30页 |
·料液比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30页 |
·提取时间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30-31页 |
·溶剂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正交试验 | 第31-32页 |
·提取级数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32页 |
·超声法提取 | 第32-35页 |
·超声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单因素试验 | 第32-34页 |
·超声功率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33页 |
·超声时间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33页 |
·提取剂浓度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33-34页 |
·料液比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34页 |
·超声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正交试验 | 第34-35页 |
·提取级数对枣皮红色素的提取效果 | 第35页 |
·枣皮红色素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35页 |
·枣皮红色素的初步精制、浓缩与干燥 | 第35-36页 |
·乙醇沉淀果胶、蛋白质 | 第35页 |
·助滤剂处理 | 第35-36页 |
·浓缩与干燥 | 第36页 |
·枣皮红色素的精制 | 第36-39页 |
·硅胶柱层析法精制枣皮红色素 | 第36-39页 |
·枣皮红色素粗制品及精制品色价的测定 | 第39页 |
·枣皮红色素的溶解性 | 第39页 |
·枣皮红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 第39-50页 |
·pH值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温度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页 |
·光照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金属离子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44页 |
·Ha~+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页 |
·Ca~(2+)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Fe~(3+)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页 |
·K~+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Zn~(2+)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页 |
·Cu~(2+)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Mg~(2+)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4页 |
·Al~(3+)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4页 |
·甜味剂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4-47页 |
·葡萄糖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蔗糖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页 |
·麦芽糖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木糖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页 |
·葡萄糖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阿斯巴甜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页 |
·食用酸、还原剂、氧化剂和防腐剂对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50页 |
·柠檬酸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页 |
·Vc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Na_2SO_3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8页 |
·H_2O_2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山梨酸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页 |
·苯甲酸钠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2页 |
·枣皮红色素提取工艺探讨 | 第50页 |
·溶剂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工艺探讨 | 第50页 |
·超声法提取枣皮红色素的工艺探讨 | 第50页 |
·枣皮红色素精制工艺探讨 | 第50-51页 |
·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研究探讨 | 第51-52页 |
·枣皮红色素的初步定性 | 第52页 |
5 结论 | 第52-54页 |
·枣皮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确定 | 第52-53页 |
·枣皮红色素的精制工艺 | 第53页 |
·枣皮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