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失业概论 | 第1-15页 |
一、 人口存量的划分与其流动模型 | 第7-8页 |
二、 失业的概念 | 第8-11页 |
三、 失业类型 | 第11-13页 |
四、 失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15-22页 |
一、 传统的失业理论 | 第15页 |
二、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 | 第15-16页 |
三、 货币学派的失业人口理论。 | 第16-17页 |
四、 发展经济学派的失业理论 | 第17-20页 |
五、 马克思的失业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部分 我国失业状况概述 | 第22-32页 |
一、 我国失业现状 | 第22-23页 |
二、 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现状 | 第23-27页 |
三、 我国失业原因分析 | 第27-32页 |
(一) 二元经济与失业 | 第27-29页 |
(二) 体制改革与失业 | 第29-32页 |
第四部分 中国解决失业问题的政策选择 | 第32-39页 |
一、 建立失业监测预警制度 | 第32页 |
二、 建立并完善失业保障体系 | 第32-36页 |
三、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 第36-37页 |
四、 积极发展城镇非国有经济,鼓励非正规部门就业 | 第37-38页 |
五、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和向小城镇转移,缓解流动人口给就业带来的压力 | 第38-39页 |
第五部分 再就业:政府与市场双管齐下 | 第39-51页 |
一、 市场机制下的自主择业 | 第39-42页 |
二、 政府再就业工程 | 第42-51页 |
(一) 再就业工程的内容与意义 | 第43-46页 |
(二) 当前实施再就业工程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 第46-51页 |
1. 二元劳动力市场问题 | 第46-47页 |
2. 职业介绍所与培训工作的效率考察 | 第47-48页 |
3. 对于再就业工程的后续管理工作 | 第48-49页 |
4. 适度的显性失业率问题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