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基于PC机的视景实时互操作支撑平台设计与实现

第1章 绪论第1-15页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概况和发展动态第11-13页
  1.2.1 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第11页
  1.2.2 国内外视景仿真技术发展动态第11-13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2章 视景实时生成及互操作问题研究第15-23页
 2.1 视景生成过程第15-16页
 2.2 视景三维建模技术第16-18页
  2.2.1 几何建模第16-17页
  2.2.2 运动建模第17页
  2.2.3 物理建模第17-18页
  2.2.4 对象行为建模第18页
  2.2.5 模型分割第18页
 2.3 实时动画生成技术第18-21页
  2.3.1 计算机动画分类第18-19页
  2.3.2 实时视景生成技术介绍第19-21页
 2.4 网络分布环境下的视景实时互操作第21-23页
  2.4.1 网络传输数据管理第21页
  2.4.2 视景运动同步控制第21-23页
第3章 PC机对实时视景生成的支持第23-29页
 3.1 软件支持第23-26页
  3.1.1 三维图形建模软件第23-24页
  3.1.2 三维图形应用程序接口OpenGL第24-26页
 3.2 硬件支持第26-29页
  3.2.1 微处理器第27页
  3.2.2 图形加速卡第27页
  3.2.3 显示卡第27-29页
第4章 PC-VIRSP总体设计第29-44页
 4.1 PC-VIRSP系统分析第29-30页
  4.1.1 PC-VIRSP功能设计第29-30页
  4.1.2 总体设计思想第30页
 4.2 视景数据分布描述第30-41页
  4.2.1 面向对象方法与HLA思想第31-36页
  4.2.2 HLA思想在PC-VIRSP中的应用第36-37页
  4.2.3 建立视景联邦对象模型VFOM第37-41页
 4.3 系统运行框架第41-42页
 4.4 开发平台及工具选择第42-44页
  4.4.1 硬件平台第42-43页
  4.4.2 软件平台和开发工具第43-44页
第5章 三维实体的场景存储结构建立第44-59页
 5.1 三维实体建模第44-47页
  5.1.1 仿真实体的单元分割第44-45页
  5.1.2 统一命名规则第45-46页
  5.1.3 3D模型制作中要注意的问题第46-47页
 5.2 仿真实体链存储结构设计第47-54页
  5.2.1 仿真实体各部件运动关系分析第47-48页
  5.2.2 存储结构设计第48-50页
  5.2.3 存储结构的面向对象描述第50-54页
 5.3 场景存储结构动态建立第54-59页
  5.3.1 仿真实体链描述文本文法第54-55页
  5.3.2 文本的存储转换第55-59页
第6章 视景的仿真驱动第59-79页
 6.1 视体模型运动控制与显示第59-71页
  6.1.1 OpenGL动画制作原理第59-61页
  6.1.2 场景的绘制流程第61-64页
  6.1.3 视体运动同步控制第64-70页
  6.1.4 OpenGL相关技术的应用第70-71页
 6.2 网络数据传输技术应用第71-76页
  6.2.1 基于C/S模式Windows Socket网络通信第71-73页
  6.2.2 CSocket对象与串行化技术第73-74页
  6.2.3 编程模型第74-76页
 6.3 多线程技术应用第76-79页
  6.3.1 Windows环境中的多线程技术第76-77页
  6.3.2 基于MFC的多线程编程第77-78页
  6.3.3 多线程技术在本设计中的应用第78-79页
第7章 演示实例第79-83页
 7.1 模拟仿真控制平台第79-80页
 7.2 视景仿真示例第80-81页
 7.3 运行结果及分析第81-83页
  7.3.1 运行结果第81页
  7.3.2 运行结果分析第81-83页
第8章 结论第83-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失业及再就业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电子商务中支付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