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7页 |
·DHA的物化性质简介 | 第12-13页 |
·DHA的生理功能 | 第13-15页 |
·健脑益智,改善记忆力 | 第13页 |
·改善视网膜功能,保护视力 | 第13-14页 |
·预防及治疗心血管疾病 | 第14页 |
·防治老年痴呆 | 第14-15页 |
·DHA的应用 | 第15-16页 |
·医药业 | 第15页 |
·食品工业 | 第15页 |
·饲料工业 | 第15-16页 |
·DHA的制备方法 | 第16-20页 |
·鱼油生产DHA | 第16页 |
·海洋微藻生产DHA | 第16-17页 |
·海洋微生物生产DHA | 第17-20页 |
·影响微生物体内多DHA合成的因素 | 第20-25页 |
·微生物体内DHA合成机制 | 第20-21页 |
·培养基组分 | 第21-23页 |
·培养条件 | 第23-25页 |
·选题意义及研究目的 | 第25-27页 |
·选题意义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6-27页 |
第二章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的诱变和选育 | 第27-42页 |
·前言 | 第27页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7-29页 |
·出发菌株 | 第27页 |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培养基 | 第28页 |
·实验设备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菌种保藏 | 第29页 |
·种子液培养 | 第29页 |
·摇瓶发酵培养 | 第29页 |
·菌悬液制备 | 第29-30页 |
·菌体浓度测定 | 第30页 |
·细胞干重的测定 | 第30页 |
·DHA的分析测定 | 第30-33页 |
·菌种选育方法 | 第33-35页 |
·紫外线诱变 | 第33-34页 |
·高产菌株的筛选 | 第34-35页 |
·诱变育种 | 第35-38页 |
·真菌从葡萄糖合成DHA的代谢途径 | 第35-36页 |
·DHA发酵的代谢调控育种思路 | 第36-38页 |
·诱变时间的选择 | 第38-39页 |
·紫外诱变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菌株稳定性考察 | 第40-41页 |
·结果讨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CC102发酵制备DHA的条件优化 | 第42-59页 |
·引言 | 第42-43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实验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菌种保藏 | 第43页 |
·种子液培养 | 第43页 |
·摇瓶培养 | 第43-44页 |
·分析方法 | 第44-47页 |
·pH值的测定 | 第44页 |
·菌体浓度的测定 | 第44-45页 |
·葡萄糖浓度的测定-DNS法 | 第45-46页 |
·细胞干重的测定 | 第46页 |
·脂质量的测定 | 第46页 |
·DHA含量的测定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8页 |
·不同碳源对裂殖壶菌生长和DHA合成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氮源对裂殖壶菌生长和DHA合成的影响 | 第48-50页 |
·碳氮比对裂殖壶菌生长的影响 | 第50-51页 |
·盐浓度对裂殖壶菌生长的影响 | 第51-52页 |
·种龄和接种量的影响 | 第52-54页 |
·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54-55页 |
·装液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金属离子的作用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CC102分批补料发酵的初步研究 | 第59-67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60页 |
·培养基 | 第60页 |
·试剂 | 第60页 |
·仪器 | 第60页 |
·分析方法 | 第60-61页 |
·菌浓测定 | 第60-61页 |
·发酵液残糖测定 | 第61页 |
·发酵液pH测定 | 第61页 |
·发酵液脂质含量及DHA含量的测定 | 第61页 |
·实验过程 | 第61页 |
·分批补料发酵策略的研究 | 第61页 |
·15升发酵罐验证试验 | 第6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1-66页 |
·补料时间的确定 | 第61-64页 |
·发酵罐验证试验 | 第64-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68页 |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