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9-21页 |
| ·概述以及背景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 ·操纵性现状 | 第10-13页 |
| ·船模研究 | 第13-19页 |
| ·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船模基础 | 第21-39页 |
| ·船模基础介绍 | 第21-30页 |
| ·船模及遥控监测系统 | 第21-24页 |
| ·船体及舵系、桨系 | 第22页 |
| ·无线电遥控系统及船模伺服机构和电路 | 第22-24页 |
| ·船模的基本性能 | 第24-25页 |
| ·小尺度自航船模自动测控试验系统 | 第25-30页 |
| ·CMZ-38 船模自动试验系统的组成 | 第26-28页 |
| ·CMZ-38 试验系统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 ·CMS-38 系统主要性能和技术指标 | 第29-30页 |
| ·船模试验技术优点 | 第30-31页 |
| ·预演船模试验分析 | 第31页 |
| ·小尺度自航船模的相似性 | 第31-39页 |
| ·小尺度船模相似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 ·操纵性能尺度效应及其修正 | 第33-39页 |
| ·船模与实船的操纵性能相似 | 第33页 |
| ·操纵性能尺度效应 | 第33-35页 |
| ·尺度效应修正 | 第35-36页 |
| ·通航小尺度船模操纵性能率定办法 | 第36页 |
| ·通航小尺度船模尺度效应修正的衡量标准 | 第36-37页 |
| ·在港口和枢纽船闸引航道及口门区及水域进行船模试验需特别考虑的几个问题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船舶操纵性指数K、T 的理论基础 | 第39-46页 |
| ·船舶操纵性概论 | 第39-41页 |
| ·船舶操纵运动方程 | 第39页 |
| ·船舶操纵性能 | 第39-41页 |
| ·船舶对操舵的响应 | 第41-45页 |
| ·操纵性指数 | 第44-45页 |
| ·自由自航船舶操纵性试验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船舶操纵性指数K、T 的计算 | 第46-56页 |
| ·数值分析法 | 第46-49页 |
| ·船舶运动方程 | 第46页 |
| ·K、T 指数的物理竟义 | 第46页 |
| ·K、T 指数常用的求取方法 | 第46-47页 |
| ·新方法的研究 | 第47-49页 |
| ·回归分析法 | 第49-56页 |
| ·概述 | 第49-50页 |
| ·影响船舶操纵性指数的因素的选取及分析 | 第50-51页 |
| ·一元回归分析 | 第51页 |
| ·二元回归分析 | 第51-53页 |
| ·实船操纵性指数和计算值的比较 | 第53-54页 |
| ·船模操纵性指数K、T 与计算值的比较 | 第54-55页 |
| ·结语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计算机实现 | 第56-63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3-65页 |
| ·主要成果以及意义 | 第63页 |
| ·主要成果 | 第63页 |
| ·理论意义 | 第63页 |
| ·实际应用价值 | 第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