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什么是佛教音乐 | 第8-9页 |
二、选题对象和研究范围 | 第9页 |
三、选题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四、选题意义 | 第11-14页 |
第一章 寺院音乐、法事音乐研究 | 第14-36页 |
第一节 智华寺京音乐、五台山佛教(青庙)音乐研究 | 第14-20页 |
一、智化寺京音乐的考察研究 | 第14-17页 |
(一) 智化寺京音乐的整体研究 | 第15页 |
(二) 智化寺法事音乐研究 | 第15-17页 |
小结 | 第17页 |
二、五台山佛教(青庙)音乐研究 | 第17-20页 |
小结 | 第20页 |
第二节 佛教寺院音乐、法事音乐考察研究 | 第20-30页 |
一、各地佛教音乐考察报告 | 第21-25页 |
(一) 河南中州地区佛教音乐研究 | 第21-22页 |
(二) 天津佛教研究 | 第22-23页 |
(三) 广东佛教研究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页 |
二、日常法事与节庆法事音乐研究 | 第25-30页 |
(一) 日常修行法事——朝暮课诵音乐研究 | 第26-27页 |
(二) 普济法事——"放焰口"仪式音乐研究 | 第27-29页 |
(三) 节庆法事——梁皇宝忏、水陆法会等法事音乐研究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节 中国佛教音乐中的一颗明珠——梵呗的研究 | 第30-36页 |
一、梵呗的历史与音乐研究 | 第30-34页 |
(一) 梵呗的历史研究 | 第30-32页 |
(二) 梵呗的音乐分析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二、鱼山梵呗音乐研究 | 第34-36页 |
(一) 鱼山梵呗的历史考察 | 第34页 |
(二) 曹植与鱼山梵呗的研究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二章 佛教音乐历史文献、音乐思想和理论的研究 | 第36-49页 |
第一节 佛教音乐历史与文献的研究 | 第36-42页 |
一、佛教典籍中的音乐考察 | 第36-40页 |
(一) 佛教音乐的历史研究 | 第36-39页 |
(二) 文献典籍中的佛教音乐考察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页 |
二、敦煌音乐文献研究 | 第40-42页 |
第二节 佛教音乐思想和理论研究 | 第42-49页 |
一、佛家音乐思想研究 | 第42-47页 |
(一) 佛教的音乐观 | 第42-43页 |
(二) 佛教音乐思想研究 | 第43-47页 |
1. 禅宗与中国佛教音乐研究 | 第43-45页 |
2. 佛教音乐思想研究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页 |
二、佛教音乐理论研究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中国大陆寺塔石窟中的音乐研究 | 第49-55页 |
第一节 佛教寺塔雕刻、石窟壁画中的音乐研究 | 第49-53页 |
一、佛塔石窟寺中的音乐形象研究 | 第49-51页 |
小结 | 第51页 |
二、石窟壁画中的音乐研究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页 |
第二节 佛教建筑、文献中的乐器研究 | 第53-55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佛教音乐创作研究 | 第55-62页 |
第一节 李叔同——弘一法师及其佛教音乐创作研究 | 第55-58页 |
一、李叔同——弘一法师出家因缘研究 | 第55-56页 |
二、李叔同——弘一法师佛教歌曲研究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页 |
第二节 现代佛教音乐创作、发展研究 | 第58-62页 |
一、《东方慧光》、《神州和乐》音乐创作研究 | 第58-59页 |
二、传统佛教音乐在新时期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4页 |
后记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