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现状调查研究--以武汉市A小学为个案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10-18页
    (一) 研究背景和选题缘由第10-11页
        1. 研究背景第10页
        2. 选题缘由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和方法第11-12页
        1. 研究意义第11页
        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 关于外来务工子女的研究第12-14页
        2. 关于行为习惯的研究第14-15页
    (四) 理论依据第15-16页
        1. 关键期理论第15-16页
        2. 杜威生活化教育理论第16页
    (五) 概念界定第16-18页
        1.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第16页
        2. 行为习惯第16-18页
一、小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第18-22页
    (一) 学习习惯第18-19页
        1. 广泛阅读的习惯第18页
        2. 主动学习的习惯第18页
        3. 阶段性归纳、整理和反思的习惯第18-19页
        4. 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第19页
    (二) 生活习惯第19-20页
        1. 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习惯第19页
        2. 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习惯第19-20页
        3. 坚持运动和锻炼的习惯第20页
    (三) 道德礼仪习惯第20-22页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维护社会公德第20页
        2. 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第20页
        3. 诚实守信,言行文明第20-22页
二、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现状调查第22-33页
    (一) 调查设计概述第22-24页
        1. 调查对象第22页
        2. 调查方法第22-24页
    (二) 调查情况第24-33页
        1. 问卷调查情况第24-31页
        2. 访谈调查情况第31-33页
三、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良行为习惯原因分析第33-39页
    (一) 学生自身因素第33-35页
        1. 缺乏系统优质的学前教育第33-34页
        2. 敏感而易受伤的心理特点第34页
        3. 独特的个性特点第34-35页
    (二) 家庭环境因素第35-37页
        1. 父母自身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第35-36页
        2.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待完善第36-37页
    (三) 学校管理因素第37-38页
    (四) 社会环境因素第38-39页
四、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策第39-42页
    (一) 学生自身第39页
        1. 从思想上,学生首先要对良好行为习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第39页
        2. 从行动上,学生应该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监督第39页
    (二) 家庭方面第39-40页
        1. 父母要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第39页
        2. 父母要营造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正能量第39-40页
    (三) 学校方面第40-41页
        1. 转变观念,重视德育建设第40页
        2. 做好家校沟通与合作第40页
        3. 开设心理咨询室和法制教育专题项目第40-41页
    (四) 政府方面第41-42页
        1. 重视对务工家庭聚居地周边环境的整治第41页
        2. 发挥社区依托作用,加强儿童教育活动阵地的建设第41页
        3. 全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第41-42页
结论和展望第42-44页
    (一) 研究结论第42页
    (二) 研究不足和展望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1: 调查问卷第46-52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著)情况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摇摆—自复位双层桥梁排架墩抗震性能分析
下一篇:基于Stewart稳定平台的海上廊桥结构的动态仿真与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