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和基本分析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企业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及概述 | 第15-23页 |
第一节 绩效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 第15-17页 |
一、绩效管理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绩效管理的作用 | 第16-17页 |
第二节 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流程 | 第17-18页 |
一、绩效管理体系的内容 | 第17页 |
二、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流程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绩效管理的主要方法 | 第18-23页 |
一、目标管理法(MBO) | 第18-19页 |
二、关键绩效指标(KPI) | 第19页 |
三、平衡计分卡(BSC) | 第19-20页 |
四、360度考评 | 第20-23页 |
第三章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LX叉车公司概况 | 第23-24页 |
一、LX叉车公司简介 | 第23页 |
二、LX叉车公司价值观及组织结构 | 第23-24页 |
第二节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管理现状 | 第24-29页 |
一、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概况 | 第24-27页 |
二、LX叉车公司现行的研发人员绩效管理体系 | 第27-29页 |
第三节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一、绩效指标设置不科学 | 第30页 |
二、缺少绩效辅导与沟通 | 第30页 |
三、缺少绩效考核的反馈 | 第30-31页 |
四、绩效结果应用不足 | 第31页 |
第四节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管理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 第31-33页 |
一、管理观念相对陈旧且对管理理论应用有一些不足 | 第31页 |
二、多注重于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 | 第31-32页 |
三、员工的参与意识不足 | 第32-33页 |
第四章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管理体系改进方案设计 | 第33-58页 |
第一节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33-34页 |
一、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来确定企业的绩效指标 | 第33页 |
二、充分沟通的原则 | 第33-34页 |
三、确保绩效管理的公正性 | 第34页 |
四、强调考核结果的重要性并持续更新反馈 | 第34页 |
第二节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4-52页 |
一、绩效指标设计方法的选择 | 第34-35页 |
二、战略分解关键绩效指标 | 第35-37页 |
三、项目经理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 第37-41页 |
四、电气设计人员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 第41-45页 |
五、软件设计人员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 第45-48页 |
六、测试人员绩效指标体系设计 | 第48-52页 |
第三节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辅导沟通 | 第52-53页 |
一、绩效辅导沟通的作用 | 第52页 |
二、绩效辅导沟通的内容 | 第52-53页 |
第四节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 | 第53-55页 |
一、考核周期 | 第53页 |
二、考核评价主体 | 第53-54页 |
三、考核评价得分 | 第54页 |
四、考核得分排序 | 第54-55页 |
第五节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反馈 | 第55页 |
一、绩效反馈方式 | 第55页 |
二、绩效反馈面谈 | 第55页 |
第六节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 第55-58页 |
一、应用于绩效工资和年度奖金的分配 | 第55-56页 |
二、应用于绩效改进计划 | 第56页 |
三、应用于人员平衡 | 第56-57页 |
四、应用于培训开发与职位晋升 | 第57-58页 |
第五章 LX叉车公司研发人员绩效管理优化体系的实施保障 | 第58-61页 |
第一节 建立绩效管理委员会和加强绩效管理的执行力 | 第58-59页 |
一、建立绩效管理委员会 | 第58页 |
二、加强绩效管理的执行力 | 第58-59页 |
第二节 制定监督和保障制度 | 第59-61页 |
一、事前控制并加强宣传 | 第59页 |
二、营造轻松的企业文化氛围 | 第59-60页 |
三、绩效管理委员会的监督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启示 | 第61-63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第二节 主要启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