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一、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调查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9-12页 |
二、印度学生学习汉语语音调查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一、对比分析理论 | 第14页 |
二、中介语理论及其偏误概念 | 第14-16页 |
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16-18页 |
一、语音系统对比研究法 | 第16页 |
二、声母偏误调查法 | 第16-17页 |
三、语音实验研究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印地语—汉语辅音系统对比研究 | 第18-24页 |
第一节 汉语和印地语辅音系统介绍 | 第18-21页 |
第二节 汉语和印地语辅音的比较 | 第21-24页 |
一、总体情况介绍 | 第21页 |
二、两种语言辅音音素同异情况介绍 | 第21-24页 |
第二章 印度中文系大学生学得汉语声母偏误的情况分析 | 第24-35页 |
第一节 语音调查的过程 | 第24-30页 |
第二节 偏误情况分析 | 第30-35页 |
一、总体情况介绍 | 第30页 |
二、受已有知识影响产生的偏误 | 第30-33页 |
三、受教师教学训练不当影响产生的偏误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学生学得汉语声母化石化现象的语音实验分析 | 第35-43页 |
第一节 针对唇齿音f的分析 | 第35-37页 |
第二节 针对舌面前音j的分析 | 第37-39页 |
第三节 针对舌面前音x的分析 | 第39-43页 |
第四章 给印地语为母语的学生学习汉语声母的建议 | 第43-47页 |
第一节 理想的声母教学顺序 | 第43-45页 |
第二节 针对声母学习化石化现象提出的建议 | 第45-46页 |
第三节 运用计算机语言辅助学习系统进行教学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