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员工激励机制调查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内容第11页
        1.3.2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3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7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5 激励机制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第17-25页
        1.5.1 激励的概念第17页
        1.5.2 激励机制的相关理论第17-25页
2 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员工激励机制主要内容第25-35页
    2.1 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概况第25页
    2.2 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员工激励机制发展过程第25-27页
        2.2.1 传统激励机制阶段(2000—2005)第25-26页
        2.2.2 激励机制转型阶段(2005—2012)第26页
        2.2.3 多元化激励机制阶段(2012—)第26-27页
    2.3 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多元化激励机制构建的原则第27-28页
        2.3.1 个人需要与企业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第27页
        2.3.2 个性化激励和人性化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第27页
        2.3.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第27页
        2.3.4 公开公平公正相结合的原则第27-28页
        2.3.5 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第28页
    2.4 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多元化激励机制的内容第28-35页
        2.4.1 薪酬制度第28-30页
        2.4.2 员工福利制度第30-31页
        2.4.3 精神奖励机制第31-32页
        2.4.4 晋升晋级机制第32页
        2.4.5 沟通管理机制第32-34页
        2.4.6 惩罚机制第34-35页
3 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员工激励机制取得的成效第35-46页
    3.1 员工激励机制及现状调查问卷设计第35-36页
    3.2 员工激励机制取得的成效第36-46页
        3.2.1 绩效工资制度促进了工作绩效的提高第36-37页
        3.2.2 促进了员工岗位工作的积极性第37-38页
        3.2.3 提高了员工对同仁堂文化的认同感第38-40页
        3.2.4 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生产和资源节约意识第40-41页
        3.2.5 提高了员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积极性第41-42页
        3.2.6 提高了员工的幸福感指数第42-44页
        3.2.7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均创利水平第44-46页
4 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经验及问题第46-54页
    4.1 取得的经验第46-51页
        4.1.1 明确的工作目标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基础第46-47页
        4.1.2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建立激励机制的前提第47页
        4.1.3 科学具体明确的激励方案是落实激励机制的关键第47-49页
        4.1.4 上级带头并严格要求是落实激励机制的保障第49页
        4.1.5 畅通的沟通渠道是落实激励机制的支撑第49-51页
        4.1.6 及时的激励鞭策是落实激励机制的需要第51页
    4.2 存在的问题第51-54页
        4.2.1 员工关系不公平,积极性有受挫现象第51-52页
        4.2.2 劳动强度不均衡,生产一线激励不足第52页
        4.2.3 员工年龄段不同,工作积极性有差距第52-53页
        4.2.4 科学论证不够,激励机制效果不足第53页
        4.2.5 激励措施不当,激励机制运行不畅第53-54页
5 进一步完善北京同仁堂科技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的建议第54-57页
    5.1 建立竞争与和谐相容的企业文化第54页
    5.2 提高一线员工薪酬和福利水平第54-55页
    5.3 增强不同年龄员工激励的针对性,实现有效激励第55-56页
    5.4 运用多种激励方法,完善激励机制第56页
    5.5 实施差别化激励,提高激励效果第56-5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附录A 员工现状、满意度及激励机制调查问卷第60-65页
作者简历第65-67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连SH木业有限公司绩效管理改进研究
下一篇:SM公司阜新地区销售人员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