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副产品加工及利用论文

鱼皮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性质和应用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6页
    1.1 可食性膜的研究进展第18-22页
        1.1.1 可食性膜的研究历史、发展趋势第18-19页
        1.1.2 可食性膜的分类第19-20页
        1.1.3 可食性膜在食品中的应用第20-22页
    1.2 鱼皮明胶及其复合膜的研究第22-24页
        1.2.1 明胶概述第22页
        1.2.2 明胶膜的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3 鱼皮明胶膜的改性研究第23-24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页
    1.5 本实验方案流程图第25-26页
第二章 不同提取方法对罗非鱼皮明胶理化性质研究第26-38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26页
        2.1.1 材料与试剂第26页
        2.1.2 仪器与设备第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8页
        2.2.1 明胶的制备第26-27页
        2.2.2 罗非鱼皮及明胶基本成分的测定第27页
        2.2.3 罗非鱼皮明胶凝胶强度的测定第27页
        2.2.4 氨基酸组成分析第27页
        2.2.5 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第27-28页
        2.2.6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28页
        2.2.7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28页
        2.2.8 鱼皮明胶的温度扫描流变学分析第28页
        2.2.9 热变性温度(DSC)的测定第28页
        2.2.10 明胶的扫描电镜观察第2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8-37页
        2.3.1 罗非鱼皮及三种明胶的基本成分第28-29页
        2.3.2 明胶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第29-30页
        2.3.3 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分析第30-31页
        2.3.4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31-32页
        2.3.5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32-34页
        2.3.6 差热分析(DSC)结果第34-35页
        2.3.7 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第35-36页
        2.3.8 扫描电镜观察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共混改性、增塑改性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第38-57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38页
        3.1.1 实验材料第38页
        3.1.2 实验仪器第38页
    3.2 实验方法与内容第38-41页
        3.2.1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第38-39页
        3.2.2 甘油增塑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第39页
        3.2.3 聚乙二醇400增塑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制备第39页
        3.2.4 复合膜液的流变学特性第39页
        3.2.5 膜力学性能测试第39-40页
        3.2.6 膜吸湿性测定第40页
        3.2.7 膜水溶性的测定第40页
        3.2.8 膜热稳定性分析第40页
        3.2.9 膜透光率的测定第40页
        3.2.10 形貌观察第40页
        3.2.1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40-41页
        3.2.12 X射线衍射分析第4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1-55页
        3.3.1 明胶-海藻酸钠共混膜液的流变学特性第41-42页
        3.3.2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力学性能测试第42-43页
        3.3.3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吸湿性测定第43-44页
        3.3.4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水溶性的测定第44页
        3.3.5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热性能第44-45页
        3.3.6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透光率的测定第45-46页
        3.3.7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的形貌观察第46-47页
        3.3.8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第47页
        3.3.9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X射线衍射分析第47-48页
        3.3.10 增塑剂对明胶-海藻酸钠复合成膜液的影响第48-50页
        3.3.11 增塑剂对复合膜力学性能的影响第50-51页
        3.3.12 增塑剂对复合膜吸湿性的影响第51页
        3.3.13 增塑剂对复合膜水溶性的影响第51-52页
        3.3.14 增塑剂对复合膜透光率的影响第52-53页
        3.3.15 增塑剂对复合膜微观结构的影响第53页
        3.3.16 增塑剂对复合膜傅里叶红外光谱的影响第53-54页
        3.3.17 增塑剂对复合膜结晶度的影响第54-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响应面工艺优化第57-66页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57页
        4.1.1 主要试剂第57页
        4.1.2 仪器与设备第57页
    4.2 试验方法第57-58页
        4.2.1 复合膜的制备第57页
        4.2.2 膜厚度测定第57页
        4.2.3 抗拉强度(TS)和断裂伸长率(E)的测定第57页
        4.2.4 水溶性的测定第57页
        4.2.5 水蒸气透过性(WVP)的测定第57-58页
    4.3 单因素试验第58-60页
        4.3.1 海藻酸钠添加量对复合膜成膜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4.3.2 甘油添加量对复合膜成膜性能的影响第59页
        4.3.3 硬脂酸添加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4.4 响应面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0-64页
        4.4.1 复合膜配料的响应面试验设计第60-61页
        4.4.2 响应面回归分析第61-62页
        4.4.3 三因素交互作用分析第62-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明胶-海藻酸钠复合膜液对冷鲜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第66-76页
    5.1 材料与仪器第66页
        5.1.1 培养基第66页
        5.1.2 试验菌株第66页
        5.1.3 实验试剂第66页
        5.1.4 仪器与设备第66页
    5.2 实验方法第66-68页
        5.2.1 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剂的抑菌活力[105-106]第66-67页
        5.2.2 保鲜液的制备第67页
        5.2.3 冷鲜肉的预处理第67页
        5.2.4 感官品质的评定第67-68页
        5.2.5 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第68页
        5.2.6 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第68页
        5.2.7 肉样pH值的测定第6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68-75页
        5.3.1 抑菌剂的初筛结果第68-69页
        5.3.2 双乙酸钠和Nisin对两种有害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第69-71页
        5.3.3 复合膜液涂膜保鲜对冷鲜肉冷藏期间感官评分的影响第71-72页
        5.3.4 复合膜液涂膜保鲜对冷鲜肉冷藏期间菌落总数的影响第72-73页
        5.3.5 复合膜液涂膜保鲜对冷鲜肉冷藏期间TVB-N的影响第73-74页
        5.3.6 复合膜液涂膜保鲜对冷鲜肉冷藏期间pH值的影响第74-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主要结论第76-77页
    6.2 创新之处第77页
    6.3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幼年期双酚A暴露对大鼠空间记忆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生鲜草鱼片的超高压保鲜加工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