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诊断与教育心理辅导论文

基于PCI理论的初中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以武胜县城南初级中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8-18页
    1.1 问题提出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6页
        1.2.1 心理资本概念的界定第9页
        1.2.2 心理资本结构的研究第9-11页
        1.2.3 心理资本的测量第11-12页
        1.2.4 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第12-14页
        1.2.5 PCI心理资本干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第14-16页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6-17页
    1.4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4.1 理论意义第17页
        1.4.2 实践意义第17-18页
2 研究设计第18-23页
    2.1 研究目的第18页
    2.2 研究假设第18页
    2.3 研究对象第18-19页
    2.4 研究工具第19-22页
        2.4.1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第19页
        2.4.2 干预活动方案第19-22页
    2.5 研究程序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4页
    3.1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的验证性分析第23-24页
        3.1.1 心理资本模型的构建第23页
        3.1.2 心理资本模型的拟合性第23-24页
    3.2 初中生心理资本的调查结果分析第24-25页
        3.2.1 被试心理资本水平的总体情况第24页
        3.2.2 初中生心理资本在不同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第24-25页
    3.3 初中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的结果分析第25-34页
        3.3.1 干预活动的被试心理资本总体情况第25-26页
        3.3.2 组间前测、后测心理资本差异比较第26-27页
        3.3.3 组内前后测心理资本差异比较第27-28页
        3.3.4 组内心理资本差异追踪比较第28-29页
        3.3.5 成员反馈内容的量性材料分析第29-30页
        3.3.6 成员反馈内容的质性材料分析第30-34页
4 讨论第34-39页
    4.1 初中生心理资本的现状分析第34-35页
    4.2 干预活动的效果分析第35-37页
    4.3 干预活动的持续性效果分析第37-38页
    4.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38-39页
5 结论与教育建议第39-43页
    5.1 结论第39页
    5.2 教育建议第39-43页
        5.2.1 对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第39-40页
        5.2.2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第40-41页
        5.2.3 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第41页
        5.2.4 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建议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中文第43-45页
    外文第45-46页
附录第46-56页
    附录一:心理资本调查问卷(PPQ)第46-47页
    附录二:成员反馈表第47-48页
    附录三:团辅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第48-54页
    附录四:部分活动照片及反馈记录第54-56页
致谢第56-58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新区开发背景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政府行为研究
下一篇:智慧教室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