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6-3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21页 |
2.1.1 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2 辱虐管理的内涵 | 第17页 |
2.1.3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内涵 | 第17-18页 |
2.1.4 角色压力及其维度的内涵 | 第18-20页 |
2.1.5 心理安全感的内涵 | 第20-21页 |
2.1.6 评述 | 第21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1-22页 |
2.2.2 资源保存理论 | 第22-23页 |
2.2.3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 第23-24页 |
2.2.4 评述 | 第24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24-31页 |
2.3.1 强制性公民行为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2.3.2 辱虐管理相关研究 | 第25-27页 |
2.3.3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相关研究 | 第27-28页 |
2.3.4 角色压力及其维度相关研究 | 第28-29页 |
2.3.5 心理安全感相关研究 | 第29页 |
2.3.6 辱虐管理对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的相关研究 | 第29-30页 |
2.3.7 评述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2-39页 |
3.1 辱虐管理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 中介作用分析 | 第33-36页 |
3.2.1 角色压力及其维度的中介作用 | 第33-34页 |
3.2.2 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 第34-36页 |
3.3 调节效应分析 | 第36-38页 |
3.3.1 LMX在辱虐管理与角色压力及其维度间的调节 | 第36-37页 |
3.3.2 LMX在辱虐管理与心理安全感间的调节 | 第37-38页 |
3.4 理论模型 | 第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问卷设计与实证分析 | 第39-55页 |
4.1 变量的测量和问卷的设计 | 第39-40页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4.2.1 数据收集 | 第40页 |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0-42页 |
4.3 信度分析 | 第42页 |
4.4 效度分析 | 第42-45页 |
4.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43-44页 |
4.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44-45页 |
4.5 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4.6 中介作用检验 | 第46-50页 |
4.6.1 角色压力及其维度的中介作用 | 第46-49页 |
4.6.2 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 | 第49-50页 |
4.7 调节作用检验 | 第50-54页 |
4.7.1 LMX在辱虐管理与角色压力及其维度间的调节 | 第50-51页 |
4.7.2 LMX在辱虐管理与心理安全感间的调节 | 第51-5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5-59页 |
5.1 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 第55-57页 |
5.1.1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5.1.2 管理启示 | 第56-57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7-58页 |
5.2.1 研究不足 | 第57-58页 |
5.2.2 未来展望 | 第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附录A | 第66-69页 |
附录B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