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 幼儿心理理论的重要性逐渐得到教育研究者及家长的认可 | 第9页 |
(二) 以往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视角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及分析 | 第10-11页 |
(一) 幼儿心理理论 | 第10-11页 |
(二) 绘本教学 | 第11页 |
(三) 中班幼儿 | 第11页 |
四、相关文献综述及分析 | 第11-18页 |
(一) 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 | 第11-16页 |
(二) 有关绘本教学的研究 | 第16-18页 |
五、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 | 第18-19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六、研究设计 | 第19-22页 |
(一) 实验设计类型 | 第19页 |
(二) 研究假设 | 第19页 |
(三) 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19-20页 |
(四) 研究工具 | 第20-21页 |
(五) 实验过程 | 第21-22页 |
(六)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2页 |
七、研究结果 | 第22-28页 |
(一) 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班幼儿心理理论水平的同质性检验 | 第22-23页 |
(二) 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心理理论水平的差异比较 | 第23-24页 |
(三) 实验组中班幼儿心理理论水平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 第24页 |
(四) 对照组中班幼儿心理理论水平的前、后测差异比较 | 第24-25页 |
(五) 干预前中班不同性别幼儿心理理论水平的差异比较 | 第25-26页 |
(六) 干预后中班不同性别幼儿心理理论水平的差异比较 | 第26-27页 |
(七) 三种不同心理理论任务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27-28页 |
八、分析与讨论 | 第28-32页 |
(一) 绘本教学对中班幼儿尝试合理地理解及推测他人的想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第28-29页 |
(二) 绘本教学对促进中班幼儿正确认识他人情绪情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第29-30页 |
(三) 绘本教学对中班幼儿识别欺骗情境,顺利进行角色扮演有一定促进作用 | 第30页 |
(四) 绘本教学对中班幼儿加深自我认知,愉快进行同伴交往有一定促进作用 | 第30-31页 |
(五) 中班幼儿的心理理论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 第31-32页 |
九、结论与建议 | 第32-35页 |
(一) 结论 | 第32页 |
(二) 教育建议 | 第32-35页 |
十、研究反思与展望 | 第35-37页 |
(一)反思 | 第36页 |
(二)展望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3页 |
附录1 心理理论测试内容及记录表 | 第39-41页 |
附录2 绘本中错误信息情境分析表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