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院、综合医院论文

病房人体飞沫污染源及传播特性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微生物污染物的危害性第10-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1 污染源特性第12-13页
        1.3.2 污染物传播第13-15页
        1.3.3 医院污染物分布第15页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5-17页
        1.4.1 研究目的第15-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页
        1.4.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病房人体飞沫污染源特性及传播第17-33页
    2.1 病房微生物污染源第17-19页
        2.1.1 室外源第17页
        2.1.2 室内源第17-19页
    2.2 人体飞沫污染源的特性第19-26页
        2.2.1 飞沫产生机制第19-20页
        2.2.2 飞沫特性第20-26页
    2.3 飞沫污染物的传播第26-32页
        2.3.1 传播途径第26-27页
        2.3.2 传播过程第27-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病房人体飞沫污染源散发量的确定第33-47页
    3.1 病房诊疗形式及人员构成第33-35页
        3.1.1 国内外诊疗模式第33-34页
        3.1.2 人员构成第34-35页
    3.2 人员数目调查及分析第35-40页
        3.2.1 人员数目调查第35-36页
        3.2.2 人员数目分析第36-40页
    3.3 病房人员流量模型第40-44页
        3.3.1 人员流量模型第40页
        3.3.2 参数确定第40-44页
    3.4 飞沫污染源散发量确定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病房污染物传播网络模型第47-71页
    4.1 网络图的概念第47-49页
        4.1.1 图的定义第47页
        4.1.2 网络图的定义第47页
        4.1.3 图的矩阵表示第47-49页
    4.2 病房网络图化第49-51页
    4.3 分支阻抗的确定第51-54页
        4.3.1 建筑缝隙阻抗——幂定律方程模型第51-53页
        4.3.2 管道沿程阻抗第53-54页
        4.3.3 管段局部阻力阻抗第54页
    4.4 网络流动模型第54-58页
        4.4.1 节点流量平衡方程第54-55页
        4.4.2 回路压力平衡方程第55-56页
        4.4.3 流动阻力第56-57页
        4.4.4 通风动力第57-58页
    4.5 网络浓度模型第58-65页
        4.5.1 污染物质量平衡方程第58-61页
        4.5.2 区域质量浓度平衡方程第61-64页
        4.5.3 节点出流等浓度方程组第64-65页
    4.6 网络模型的数值求解方法第65-68页
        4.6.1 回路风量法第65-66页
        4.6.2 求解步骤第66-67页
        4.6.3 程序编制第67-68页
    4.7 模型验证第68-70页
        4.7.1 误差分析第68页
        4.7.2 验证分析第68-70页
    4.8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呼吸科病房区域人体飞沫传播模拟分析第71-95页
    5.1 工程概况第71-80页
        5.1.1 室内外参数确定第71-72页
        5.1.2 空调系统类型第72-73页
        5.1.3 污染源确定第73-80页
    5.2 呼吸科病房网络图绘制第80-81页
    5.3 呼吸科病房分支阻抗的确定第81-85页
        5.3.1 各房间内的门窗缝隙阻力第81-82页
        5.3.2 管道分支阻抗的确定第82-84页
        5.3.3 通风动力参数确定第84-85页
    5.4 计算结果分析第85-91页
        5.4.1 各区域的污染物浓度比较第85-87页
        5.4.2 不同呼吸类型的污染物浓度比较第87-88页
        5.4.3 不同换气次数的污染物浓度分布第88页
        5.4.4 疾病爆发时浓度分布情况第88-90页
        5.4.5 应急通风量确定第90-91页
    5.5 污染物控制的方法第91-93页
    5.6 本章小结第93-9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6.1 结论第95-96页
    6.2 展望第96-97页
致谢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5页
附录第105-107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05页
    B. 附表第105-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佛山市基塘景观破碎化动力机制及其模拟
下一篇:超高层建筑节水节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