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1.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8-9页 |
1.3.1 研究过程 | 第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4.1 国外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4.2 国内分层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2章 分层教学的涵义与理论依据 | 第12-15页 |
2.1 分层教学的涵义 | 第12页 |
2.2 分层教学的类型 | 第12-13页 |
2.3 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3-15页 |
2.3.1 韦纳归因理论 | 第13页 |
2.3.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3-14页 |
2.3.3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第3章 内高班地理分层教学的实施背景 | 第15-25页 |
3.1 内高班学生地理知识掌握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15-21页 |
3.1.1 内高班地理成绩分析 | 第15-17页 |
3.1.2 内高班地理成绩的影响因素 | 第17-21页 |
3.2 内高班实施地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3.2.1 有助于提高地理成绩 | 第21-22页 |
3.2.2 遵循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 | 第22页 |
3.2.3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 第22-23页 |
3.3 内高班实施地理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 第23-25页 |
3.3.1 内高班学生团结协作氛围浓厚 | 第23页 |
3.3.2 地理学科优势 | 第23-24页 |
3.3.3 教师更有利于把握内高班学生特点 | 第24-25页 |
第4章 内高班地理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 | 第25-45页 |
4.1 实施目标、对象 | 第25页 |
4.1.1 目标要求 | 第25页 |
4.1.2 实施对象 | 第25页 |
4.2 实施策略 | 第25-42页 |
4.2.1 学生分层 | 第25-26页 |
4.2.2 构建地理分层教学体系 | 第26-40页 |
4.2.3 培养内高班学生积极的情感认知 | 第40-42页 |
4.3 内高班地理分层教学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42-45页 |
4.3.1 分层教学一学年后内高班地理成绩分析 | 第42页 |
4.3.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4.3.3 学生个案分析 | 第43-45页 |
第5章 内高班地理分层教学今后有待解决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 第45-48页 |
5.1 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5.1.1 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 第45页 |
5.1.2 教师工作量增加 | 第45页 |
5.1.3 教学评价制度仍需完善 | 第45-46页 |
5.1.4 教学目标分层难以把握 | 第46页 |
5.2 改进措施 | 第46-48页 |
5.2.1 关注学生对分层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 | 第46页 |
5.2.2 合理把握教学目标 | 第46-47页 |
5.2.3 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 第47页 |
5.2.4 争取教研组、学校、家长的支持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6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