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汉语》中同义词译释问题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关于同义词的辨析 | 第10-11页 |
二、关于对外汉语教材词汇英译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相关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一、相关的研究理论 | 第12-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二) 对比分析法 | 第14-15页 |
(三) 归纳分类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博雅汉语》中的同义词译释问题分析 | 第16-26页 |
第一节 词汇译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对外汉语中的同义词界定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博雅汉语》中同义词译释问题分类 | 第18-26页 |
一、译释大于或小于被译词适用范围 | 第18-22页 |
二、译释不能正确反映色彩意义 | 第22-24页 |
三、译释未能体现同义词的语法特征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博雅汉语》中同义词译释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6-34页 |
第一节 教材编写人员的水平 | 第26-28页 |
一、教材编写人员的疏忽 | 第26-27页 |
二、校对工作的疏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译释方式不妥 | 第28-30页 |
第三节 汉英语言差异 | 第30-32页 |
第四节 文化差异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同义词译释问题的启示 | 第34-45页 |
第一节 提高教材编写质量 | 第34-39页 |
一、语境定位原则 | 第34-36页 |
二、对比分析原则 | 第36-37页 |
三、多种译释方法相结合原则 | 第37-38页 |
四、严格校对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 第39-42页 |
一、恰当选取义项 | 第39-40页 |
二、预防偏误 | 第40-41页 |
三、及时和适当的练习 | 第41-42页 |
第三节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 第42-45页 |
一、不过分依赖译释 | 第42页 |
二、克服母语负迁移 | 第42-43页 |
三、调整学习策略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博雅汉语》中的同义词 | 第4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