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与演唱风格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1页
第一章 :徐沛东创作风格的形成第11-16页
    1.1 徐沛东的生平第11-13页
    1.2 徐沛东的歌曲创作理念第13-16页
        1.2.1 以传统文化为立足点第14页
        1.2.2 以人为本的创作情怀第14-16页
第二章 徐沛东声乐作品的民族特色第16-32页
    2.1 对中国戏曲音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第17-23页
        2.1.1 音乐元素的揉入第17-20页
        2.1.2 传统乐器的引用第20-21页
        2.1.3 板式、声腔的模仿第21-23页
    2.2 对中国民间歌曲养分的汲取与升华第23-26页
        2.2.1 高亢的西北风第23-25页
        2.2.2 绚丽的少数民族风第25-26页
    2.3 对地方个性语言的挖掘与运用第26-32页
        2.3.1 声调-旋律指示牌第27-28页
        2.3.2 衬词-情感密码第28-32页
第三章 民族性的创新第32-40页
    3.1 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第32-36页
        3.1.1 政治需要第32-34页
        3.1.2 审美需要第34-36页
    3.2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第36-40页
        3.2.1 世界音乐语言与民族音乐情怀的亲切对话第36-37页
        3.2.2 西方创作手法与东方艺术形象完美结合第37-40页
第四章 演唱风格与作品风格有机结合第40-64页
    4.1 演唱风格的确立与完善第40-46页
        4.1.1 从生理和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独特风格第40-42页
        4.1.2 歌唱家在徐沛东作品演绎中表现出的鲜明个性第42-46页
    4.2 尊重原著与自我理解相结合第46-56页
        4.2.1 以认识作品为前提第46-50页
        4.2.2 感受作品,产生共鸣第50-51页
        4.2.3 理解与实践相结合第51-56页
    4.3 演唱风格与作品风格相辅相成第56-64页
        4.3.1 声乐技巧在徐沛东作品中的运用第57-61页
        4.3.2 舞台表演与作品风格有机结合第61-64页
结语第64-65页
主要参考资料第65-66页
附录第66-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校音乐学本科阶段教育实习的相关研究--以我国部分高师院校音乐教育实习的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为例
下一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以西南大学学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