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的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设计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8页 |
第一节 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一、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必然趋势 | 第10页 |
二、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 第10-11页 |
三、满足不同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开展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意义 | 第12-13页 |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洞察和处理能力 | 第12页 |
二、有助于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 | 第12页 |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的地理素养 | 第12-13页 |
四、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 第13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地理探究性实验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四节 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一、地理实验 | 第16-17页 |
二、地理探究性实验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理论依据及设计原则 | 第18-25页 |
第一节 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开发的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一、加纳德多元智能论 | 第18页 |
二、当代儿童发展观—以儿童为中心 | 第18-19页 |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 | 第19页 |
第二节 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原则 | 第19-25页 |
一、科学性原则 | 第19-20页 |
二、探究性原则 | 第20-21页 |
三、可操作性原则 | 第21-22页 |
四、针对性原则 | 第22-23页 |
五、直观有效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基于新课标的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设计 | 第25-45页 |
第一节 中学地理新课标指导下可开发的实验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地理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类型及典型案例设计 | 第28-42页 |
一、地理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类型 | 第28-30页 |
二、按实验内容来划分类型的典型案例设计 | 第30-37页 |
三、按活动方式划分实验类型的典型案例设计 | 第37-42页 |
第三节 地理探究性实验设计流程 | 第42-45页 |
一、明确实验目的 | 第42-43页 |
二、选择实验内容 | 第43页 |
三、选择实验类型 | 第43页 |
四、实验准备 | 第43-44页 |
五、设计实验步骤 | 第44页 |
六、分析与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初中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 第45-51页 |
第一节 实验假设 | 第45页 |
第二节 等组实验 | 第45-46页 |
一、对象抽样 | 第45页 |
二、模拟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三、自变量 | 第46页 |
四、因变量 | 第46页 |
五、对干扰变量的控制 | 第46页 |
第三节 实验数据分析 | 第46-48页 |
一、实验前测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二、实验后测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第四节 验证假设 | 第48-49页 |
一、随机扩充实验的组织形式 | 第48-49页 |
二、重复实验 | 第49页 |
第五节 实验结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基本结论和不足之处 | 第51-53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51-52页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附录一 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前测成绩 | 第56-57页 |
附录二 中学地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后测成绩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